搜索
首页 《晚归香山寺因咏所怀》 岂唯乐肥遁,聊复祛忧患。

岂唯乐肥遁,聊复祛忧患。

意思:难道只有快乐退隐,我也消除忧患。

出自作者[唐]白居易的《晚归香山寺因咏所怀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、自然的隐居生活,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淡漠和对大自然的热爱。诗人通过自己年岁已高,身心闲适,出门望见的只有自然的山水,暗示自己已经超脱了世俗的纷扰。 诗中的关塞、碧水、伊流、古精舍等景象,描绘出了一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画。而轩户无扃关,岸草可藉,径萝可攀,则进一步展示了这种生活的宁静与自由。诗人朝随浮云出,夕与飞鸟还,完全融入了大自然之中。 诗人表示自己的道路本来就迂拙,世途多险艰,暗示了他在世俗生活中的不如意。他提到嵇康、吕安等人,后悔自己生性疏懒顽钝,没能像他们一样及早归隐。因此,他也决定从此离去,终老在伊嵩之间,享受这种无忧无虑的生活。 这首诗以自然的景色为背景,通过描绘诗人的隐居生活,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淡漠和对大自然的热爱。诗歌语言简洁明了,意境深远,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我年日已老,我身日已闲。
闲出都门望,但见水与山。
关塞碧岩岩,伊流清潺潺。
中有古精舍,轩户无扃关。
岸草歇可藉,径萝行可攀。
朝随浮云出,夕与飞鸟还。
吾道本迂拙,世途多险艰。
尝闻嵇吕辈,尤悔生疏顽。
巢悟入箕颍,皓知返商巅。
岂唯乐肥遁,聊复祛忧患。
吾亦从此去,终老伊嵩间。
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

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忧患

    读音:yōu huàn

    繁体字:憂患

    短语:担忧 虑 忧惧 焦虑

    英语:misery

    意思:(忧患,忧患)
    困苦患难。
    《易繫辞下》:“作《易》者,

  • 岂唯

    读音:qǐ wéi

    繁体字:豈唯

    意思:(岂唯,岂唯)
    亦作“岂惟”。亦作“岂维”。
    难道只是;何止。
    《左传襄公二年》:“吾子之请,诸侯之福也,岂唯寡君赖之。”
    《庄子逍遥游》:“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