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和知非》 不如学禅定,中有甚深味。

不如学禅定,中有甚深味。

意思:不如学习禅定,其中有很深味。

出自作者[唐]白居易的《和知非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作者借对“禅”和“醉”的赞美,来表达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。 首先,诗中描绘了禅的力量和醉的解脱。禅能够消除人我之间的分别,使人忘却荣辱,而醉则可以让人忘记一切,包括现实世界的荣辱和哀乐。这两者都代表了作者对超脱尘世的向往,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。 其次,诗中还表达了对礼法和神气的轻视。儒家重视礼法,道家注重养神气,但作者认为这些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。相反,禅定中的深味和空旷如虚的境界,才是真正的解脱之道。 最后,诗中还表达了对摆脱尘世烦恼的追求。作者认为,除了禅定和醉之外,没有更好的方式可以摆脱尘世的烦恼和愧疚。这种追求体现了作者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,同时也表达了对禅定和醉的赞美。这种追求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探索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因君知非问,诠较天下事。
第一莫若禅,第二无如醉。
禅能泯人我,醉可忘荣悴。
与君次第言,为我少留意。
儒教重礼法,道家养神气。
重礼足滋彰,养神多避忌。
不如学禅定,中有甚深味。
旷廓了如空,澄凝胜于睡。
屏除默默念,销尽悠悠思。
春无伤春心,秋无感秋泪。
坐成真谛乐,如受空王赐。
既得脱尘劳,兼应离惭愧。
除禅其次醉,此说非无谓。
一酌机即忘,三杯性咸遂。
逐臣去室妇,降虏败军帅。
思苦膏火煎,忧深扃锁秘。

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

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学禅

    读音:xué chán

    繁体字:學禪

    意思:(学禅,学禅)
    犹学佛。
    宋·翁卷《山中》诗:“不奈邻峰学禅伴,时时来此叩巖扉。”
    清·恽敬《与李汀州书》:“自隋·唐学禅者,以山名寺名称其本师。”参见“

  • 不如

    读音:bù rú

    繁体字:不如

    英语:not equal to

    意思:
    1.比不上。
    《易屯》:“君子几不如舍,往吝。”
    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勉学》:“谚曰,积

  • 有甚

    读音:yǒu shèn

    繁体字:有甚

    意思:有什么。
    金·董解元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一:“有甚心情取富贵?一日瘦如一日。”
    《水浒传》第四四回:“师父,你是个精细的人,有甚不省得?”郭沫若《瓶》诗之二三:“偶

  • 深味

    读音:shēn wèi

    繁体字:深味

    意思:
    1.嗜好。
    北魏·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宋云家纪》:“宋云答曰:‘我皇帝深味大乘,远求经典,道路虽险,未敢言疲。’”

    2.细加体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