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欲晚访韩持国忽道损见过不克往持国示诗因答》 我车已在庭,有客方诣庐。

我车已在庭,有客方诣庐。

意思:我车停在院子里,有客人刚到房屋。

出自作者[宋]梅尧臣的《欲晚访韩持国忽道损见过不克往持国示诗因答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西云沈日脚,命仆驾我车》是一首描绘闲适生活的诗,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深情意。 首句“西云沈日脚,命仆驾我车”,诗人描绘了日落时分的景象,西边的云彩渐渐沉入天际,太阳的影子也随着落下,为整首诗定下了宁静、闲适的基调。接着,诗人命令仆人驾车,开始了他向往已久的旅程。 “我车已在庭,有客方诣庐”,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已经准备就绪,等待客人的到来。庭院中的马车已经准备妥当,等待着友人的来访,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这次相聚的期待和兴奋。 “谈笑不觉夕,鸡黍且烦渠。”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和友人欢聚一堂,谈笑风生的场景。在欢声笑语中,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了,诗人甚至忘记了时间的流逝。而为了招待客人,诗人甚至亲自准备鸡黍等食物,表达了诗人对客人的热情款待和对这次相聚的重视。 最后,“重约勿以怪,但当摘园蔬。”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再次相聚的期待和承诺。诗人再次约定客人,不要因为这次的欢乐而感到惊讶,而是应该享受花园里的新鲜蔬果。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,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日落时分、准备迎接客人、欢聚一堂、再次约定等场景,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和友情的向往和珍视。整首诗语言质朴、情感真挚,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情味的诗篇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西云沈日脚,命仆驾我车。
我车已在庭,有客方诣庐。
谈笑不觉夕,鸡黍且烦渠。
重约勿以怪,但当摘园蔬。
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
梅尧臣(1002年5月31日—1060年5月27日)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

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,梅尧臣去世,年五十九。

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山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