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叹老三首》 万化成于渐,渐衰看不觉。

万化成于渐,渐衰看不觉。

意思:万事成在渐渐,渐渐衰败看不觉。

出自作者[唐]白居易的《叹老三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以诗人的自我感受为线索,通过一系列形象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深深感慨。 首段中,“晨兴照青镜,形影两寂寞。少年辞我去,白发随梳落”,诗人早晨起床,对着镜子,看到自己的形影,却发现年华已逝,青春不再,白发已经随着梳洗慢慢生长。诗人以“寂寞”形容形影对镜的场景,暗示了内心的孤独和无奈。 “万化成于渐,渐衰看不觉。但恐镜中颜,今朝老于昨。”诗人进一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是渐进的,人们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就逐渐衰老,而这种渐进的过程又是如此的迅速,让人感到恐惧。诗人用“万化”来形容时间的流逝,表达了时间的无穷无尽和变化无常。 “人年少满百,不得长欢乐。谁会天地心,千龄与龟鹤。”诗人感叹人生的短暂,欢乐的短暂,而谁能理解天地的心意呢?诗人以龟鹤长寿的形象来比喻生命的短暂和无法长久,表达了对生命的深深哀悼。 “我有一握发,梳理何稠直。昔似玄云光,今如素丝色。”诗人以自己的头发为比喻,表达了生命的无常和变化。过去的头发像玄云一样光亮,现在的头发却像素丝一样苍白。 诗中的“前年种桃核,今岁成花树。去岁新婴儿,今年已学步。”形象地描绘了生命的成长和变化,让人感到生命的神奇和美丽。而“去矣欲何如,少年留不住”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无奈和惋惜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一系列形象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深深感慨和对生命的深深哀悼。诗人的情感深沉而真挚,读来令人感动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晨兴照青镜,形影两寂寞。
少年辞我去,白发随梳落。
万化成于渐,渐衰看不觉。
但恐镜中颜,今朝老于昨。
人年少满百,不得长欢乐。
谁会天地心,千龄与龟鹤。
吾闻善医者,今古称扁鹊。
万病皆可治,唯无治老药。
我有一握发,梳理何稠直。
昔似玄云光,今如素丝色。
匣中有旧镜,欲照先叹息。
自从头白来,不欲明磨拭。
鸦头与鹤颈,至老常如墨。
独有人鬓毛,不得终身黑。
前年种桃核,今岁成花树。
去岁新婴儿,今年已学步。
但惊物长成,不觉身衰暮。
去矣欲何如,少年留不住
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

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万化

    读音:wàn huà

    繁体字:萬化

    意思:(万化,万化)

    1.万事万物;大自然。
    《申鉴政体》:“恕者仁之术也,正者义之要也,至哉,此谓道根,万化存焉尔。”
    《汉书京房传》:“房对曰

  • 不觉

    读音:bù jué

    繁体字:不覺

    英语:unconsciously

    意思:(不觉,不觉)

    1.沉睡不醒。
    《战国策魏策二》:“齐桓公夜半不嗛,易牙乃煎熬燔炙,和调五味而

  • 渐渐

    读音:jiàn jiàn

    繁体字:漸漸

    短语:日益 渐 逐年 逐月 浸 逐日

    英语:gradually

    意思:(渐渐,渐渐)
    I
    逐渐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