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化成于渐,渐衰看不觉。
意思:万事成在渐渐,渐渐衰败看不觉。
出自作者[唐]白居易的《叹老三首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以诗人的自我感受为线索,通过一系列形象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深深感慨。
首段中,“晨兴照青镜,形影两寂寞。少年辞我去,白发随梳落”,诗人早晨起床,对着镜子,看到自己的形影,却发现年华已逝,青春不再,白发已经随着梳洗慢慢生长。诗人以“寂寞”形容形影对镜的场景,暗示了内心的孤独和无奈。
“万化成于渐,渐衰看不觉。但恐镜中颜,今朝老于昨。”诗人进一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是渐进的,人们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就逐渐衰老,而这种渐进的过程又是如此的迅速,让人感到恐惧。诗人用“万化”来形容时间的流逝,表达了时间的无穷无尽和变化无常。
“人年少满百,不得长欢乐。谁会天地心,千龄与龟鹤。”诗人感叹人生的短暂,欢乐的短暂,而谁能理解天地的心意呢?诗人以龟鹤长寿的形象来比喻生命的短暂和无法长久,表达了对生命的深深哀悼。
“我有一握发,梳理何稠直。昔似玄云光,今如素丝色。”诗人以自己的头发为比喻,表达了生命的无常和变化。过去的头发像玄云一样光亮,现在的头发却像素丝一样苍白。
诗中的“前年种桃核,今岁成花树。去岁新婴儿,今年已学步。”形象地描绘了生命的成长和变化,让人感到生命的神奇和美丽。而“去矣欲何如,少年留不住”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无奈和惋惜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一系列形象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深深感慨和对生命的深深哀悼。诗人的情感深沉而真挚,读来令人感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