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烽警榆塞,侠客度桑干。
意思:边疆烽火报警榆塞,侠客度桑干。
出自作者[唐]骆宾王的《送郑少府入辽,共赋侠客远从戎》
全文赏析
这是一首描绘边塞烽火、侠客行踪的诗,通过对边塞环境和侠客行为的生动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感慨和对侠客的赞美。
首句“边烽警榆塞,侠客度桑干”描绘了边塞紧张的局势和侠客行经桑干河时的情景,为整首诗定下了雄浑壮丽的基调。烽火报警,榆塞寂静,而侠客悠然自得地穿越桑干河。
“柳叶开银镝,桃花照玉鞍”两句描绘了侠客的武器和装束,柳叶形的银箭和桃花色的马鞍,形象生动,色彩鲜明。
“满月临弓影,连星入剑端”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侠客的弓箭和剑法,满月挂在弓上,连星嵌入剑端,形象生动,表现了侠客的高超武艺。
最后两句“不学燕丹客,空歌易水寒”表达了诗人对侠客的赞美和对历史的感慨。诗人不学燕丹客(燕太子丹)的悲惨结局,而是赞美像侠客这样的英勇之士,他们不追求名利,只追求自己的信仰和理想,他们的行为令人敬佩。同时,诗人也感慨历史的变迁和英雄的落幕,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。
整首诗通过对边塞烽火、侠客行踪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感慨和对侠客的赞美。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,表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。同时,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