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寄同病者》 年颜日枯槁,时命日蹉跎。

年颜日枯槁,时命日蹉跎。

意思:年颜天枯萎,当时命令天失误。

出自作者[唐]白居易的《寄同病者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作者对自己人生的反思和自我安慰,表达了他对亲朋好友遭遇困境的同情,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豁达态度。 首先,诗的前半部分描述了作者自己的生活状态,包括年纪轻轻就生出了白发,身体衰弱,官职不高,年华老去等。这些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时间流逝的感慨。接着,诗中又提到许多亲朋好友的生活状况,有些人一生沉沦卑微,有些人虽然开始时春风得意,但最终却如风中残花般消逝。这些描述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深深同情。 然而,尽管面临困境,作者并没有放弃希望。他反观自己,虽然不如意,但仍然能够保持平和的心态。他提醒那些和他有同样遭遇的人,应该学会自我安慰,保持乐观的心态。 整首诗语言质朴,情感真挚,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。同时,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世事无常的无奈和接受,以及对人生境遇的宽容和理解。这种态度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三十生二毛,早衰为沉疴。
四十官七品,拙宦非由他。
年颜日枯槁,时命日蹉跎。
岂独我如此,圣贤无奈何。
回观亲旧中,举目尤可嗟。
或有终老者,沉贱如泥沙。
或有始壮者,飘忽如风花。
穷饿与夭促,不如我者多。
以此反自慰,常得心平和。
寄言同病者,回叹且为歌。
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

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枯槁

    读音:kū gǎo

    繁体字:枯槁

    短语:干巴巴

    英语:withered and yellow

    近义词: 枯瘠、焦枯、干涸、枯竭、面黄肌瘦、枯瘦、干枯、干瘦、枯萎、

  • 蹉跎

    读音:cuō tuó

    繁体字:蹉跎

    英语:waste time; slips by with no accomplishment

    意思:
    1.失足。
    《楚辞王褒<九怀株昭>》:

  • 命日

    读音:mìng rì

    繁体字:命日

    意思:谓限定日期。
    《左传宣公十一年》:“令尹蒍艾猎城沂,使封人虑事,以授司徒,量功命日。”
    杜预注:“命作日数。”

    解释:1.谓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