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鄱阳道中作》 鄱阳古岸边,无一树无蝉。

鄱阳古岸边,无一树无蝉。

意思:鄱阳古海岸边,没有一棵树没有蝉。

出自作者[唐]贯休的《鄱阳道中作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鄱阳古岸边,无一树无蝉。路转他山大,砧驱乡思偏》是一首描绘秋天鄱阳古岸边景象的诗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战乱的忧虑。 首联“鄱阳古岸边,无一树无蝉。路转他山大,砧驱乡思偏”直接描绘了古岸边秋天的景象,无一树没有蝉声,突显出秋天的炎热和宁静。而随着道路的转变,他乡的山路中传来的捣衣声驱使着诗人对家乡的思念,这也在侧面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思乡之情。 颔联“湖平帆尽落,天淡月初圆。何事尧云下,干戈满许田。”则进一步描绘了鄱阳古岸边的景色,湖平如镜,帆船渐行渐远,天空宽广,月亮渐渐圆起。然而诗人却发出了疑问,为何在尧的云下,战乱却遍布许田?这无疑是对战乱的直接质疑和控诉。 整首诗以景起笔,通过描绘秋天的鄱阳古岸边景象,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战乱的忧虑。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,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其中,使得诗歌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和感染力。 总体来说,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,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战乱的忧虑,是一首情感真挚、描绘细腻的佳作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鄱阳古岸边,无一树无蝉。
路转他山大,砧驱乡思偏。
湖平帆尽落,天淡月初圆。
何事尧云下,干戈满许田。
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
贯休(832~912),唐末五代前蜀画僧、诗僧。俗姓姜,字德隐,婺州兰溪(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)人。七岁出家和安寺,日读经书千字,过目不忘。唐天复间入蜀,被前蜀主王建封为“禅月大师”,赐以紫衣。

贯休能诗,诗名高节,宇内咸知。尝有句云:“一瓶一钵垂垂老,万水千山得得来,”时称“得得和尚”。有《禅月集》存世。亦擅绘画,尤其所画罗汉,更是状貌古野,绝俗超群,笔法坚劲,人物粗眉大眼,丰颊高鼻,形象夸张,所谓“梵相”。在中国绘画史上,有着很高的声誉。存世《十六罗汉图》,为其代表作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鄱阳

    读音:pó yáng

    繁体字:鄱陽

    意思:(鄱阳,鄱阳)

    1.地名。
    春秋·楚·番邑,秦置番县,汉改鄱阳县。今改波阳县,在江西省东北部。
    《史记楚世家》“吴复伐楚,取番”张守节正义引唐

  • 岸边

    读音:àn biān

    繁体字:岸邊

    造句: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