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登凌云高处》 摄衣更上一层楼,才到层霄最上头。

摄衣更上一层楼,才到层霄最上头。

意思:提起衣服更上一层楼,刚到层霄最上头。

出自作者[宋]刘过的《登凌云高处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摄衣更上一层楼,才到层霄最上头》是一首描绘壮丽景色的诗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注。 首两句“摄衣更上一层楼,才到层霄最上头。”直接引出了诗的主题——登高望远。诗人想要登上更高的楼层,去领略那乾坤之间的壮美景色。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,同时也体现了他的积极进取精神。 “方识乾坤真转毂,好知身世付虚舟。”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间和个人命运的深深感慨。他开始理解到,世界就像一辆不停转动的车轮,人生也如同一片漂浮的虚舟,一切都如同过眼云烟,转瞬即逝。这种对人生的深刻理解,既体现了诗人的悲观,也体现了他的达观。 “九秋草木岚烟湿,万里山川海气浮。”这两句描绘了秋天的景色,草木被雾气笼罩,山川、大海都被雾气所包围。这种描绘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,也体现了他的博大胸怀。 “更欲杖藜穷望眼,眼中何处认神州。”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想要继续拄着拐杖,继续眺望远方,寻找那曾经熟悉的中原大地。这里既有对故土的思念,也有对国家未来的担忧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壮丽的景色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、人生、国家命运的深深思考。诗人通过自己的行动和语言,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关注。这首诗不仅具有艺术价值,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摄衣更上一层楼,才到层霄最上头。
方识乾坤真转毂,好知身世付虚舟。
九秋草木岚烟湿,万里山川海气浮。
更欲杖藜穷望眼,眼中何处认神州。
作者介绍
刘过(1154~1206)南宋文学家,字改之,号龙洲道人。吉州太和(今江西泰和县)人,长于庐陵(今江西吉安),去世于江苏昆山,今其墓尚在。四次应举不中,流落江湖间,布衣终身。曾为陆游、辛弃疾所赏,亦与陈亮、岳珂友善。词风与辛弃疾相近,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,与刘克庄、刘辰翁享有“辛派三刘”之誉,又与刘仙伦合称为“庐陵二布衣”。有《龙洲集》、《龙洲词》、明毛晋汲古阁《龙洲道人诗集》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更上一层楼

    解释

    更上一层楼 gèng shàng yī céng lóu

    [scale new heights;attain a yet higher goal] 含义是:要想望远,必先登高。近年来常用“更上一层楼”来

  • 上头

    读音:shàng tou

    繁体字:上頭

    英语:above

    意思:(上头,上头)
    I

    1.谓排列在前,序次在先。古乐府《陌上桑》:“东方千余骑,夫婿居上头。”

  • 摄衣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.整饬衣装。《管子·弟子职》:“少者之事,夜寐早作,既拚盥漱,执事有恪,摄衣共盥,先生乃作。” 汉 王粲 《七哀诗》之二:“独夜不能寐,摄衣起抚琴。” 宋 叶适 《郑景元墓志铭》:“急难窘助,扁舟径往,夜半扣门,摄衣偕出矣。” 清 王念孙 《读书杂志·汉书九》“輟洗起衣”:“此文本作輟洗起,摄衣,延 食其 上坐。 郑 注《士冠礼》曰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