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立秋晚》 枕席凉新欲沁肌,流年真叹暗中移。

枕席凉新欲沁肌,流年真叹暗中移。

意思:枕席凉新想沁肌肤,流年真地在黑暗中移动。

出自作者[当代]钱钟书的《立秋晚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感慨的诗。诗人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,表达了对时间流逝、人生易老的感慨,同时也展示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体悟。 首联“枕席凉新欲沁肌,流年真叹暗中移。”通过描述枕席上的凉意,暗示秋天的到来,同时感叹时光的流逝,岁月的无声无息。这里的“暗中移”表达了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悄然逝去,人们往往在无意识中错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。 颔联“已产蟋蟀呼秋至,渐觉灯檠与夜宜。”通过描绘蟋蟀的鸣叫和灯火的闪烁,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氛围。蟋蟀的鸣叫唤醒了人们对秋天的感知,而灯火的闪烁则让人们逐渐适应了夜晚的寂静。 颈联“一岁又偷兵罅活,几絇能织鬓边丝。”则进一步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奈。诗人用“偷”字形容时间的流逝,仿佛在不经意间,一年又过去了。而“几絇能织鬓边丝”则形象地描绘了岁月的痕迹,让人感叹青春易逝,白发渐生。 尾联“暮云不解为霖雨,闲处成峰只自奇。”则通过描绘暮云和山峰的景象,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体悟。暮云无法化为霖雨,而山峰在闲静之处自成奇景,这正如人生中的种种境遇,无法改变的就应该学会接受和欣赏。 整首诗意境深远,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和对时间流逝、人生易老的感慨,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体悟。同时,诗歌的语言简练生动,意象鲜明,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枕席凉新欲沁肌,流年真叹暗中移。
已产蟋蟀呼秋至,渐觉灯檠与夜宜。
一岁又偷兵罅活,几絇能织鬓边丝。
暮云不解为霖雨,闲处成峰只自奇。
作者介绍 鲍照简介
钱钟书(1910年-1998年),江苏无锡人,原名仰先,字哲良,后改名钟书,字默存,号槐聚,曾用笔名中书君,中国现代作家、文学研究家。

1929年,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。1932年,在清华大学古月堂前结识杨绛。1937年,以《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》一文获牛津大学艾克赛特学院学士学位。1941年,完成《谈艺录》《写在人生边上》的写作。1947年,长篇小说《围城》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。1958年创作的《宋诗选注》,列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。1972年3月,六十二岁的钱钟书开始写作《管锥篇》。1976年,由钱钟书参与翻译的《毛泽东诗词》英译本出版。1982年,创作的《管锥编增订》出版。

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时38分,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,享年88岁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枕席

    读音:zhěn xí

    繁体字:枕席

    英语:grass mat to cover a pillow

    意思:I

    1.枕头和席子。也泛指床榻。
    《礼记丧大记》:“含一床,袭

  • 流年

    读音:liú nián

    繁体字:流年

    短语:年华 时 时光 光阴 工夫 时空 日 辰 岁月 日子 时间 时刻

    英语:fleeting time

    意思:

  • 暗中

    读音:àn zhōng

    繁体字:暗中

    短语:骨子里 偷 一声不响 贼头贼脑 暗 潜 鬼祟 不露声色 背地里 暗地里 体己 冷 不动声色 暗自 背后 幕后 私下 私自 鬼头鬼脑

    英语: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