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宗武示过小院看牡丹之作和酬》 谁寻灵谷随蜂蝶,争恋仓园照凤鸾。

谁寻灵谷随蜂蝶,争恋仓园照凤鸾。

意思:谁不久灵谷随蜂蝶,争夺恋仓园照凤鸾。

出自作者[近代]陈三立的《宗武示过小院看牡丹之作和酬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,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月光下牡丹花的美丽景象,表达了诗人独自欣赏的孤独情感和对牡丹的赞美之情。 首句“层层光气接飞翰”描绘了月光下的景象,层层光气指的就是月光下牡丹花瓣上的露水,晶莹剔透,如同光气一般。飞翰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飞翔在空中,俯瞰着月光下的牡丹花丛。这一句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牡丹花的热爱和欣赏之情。 “月底风前只独看”则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情感。在月下风前,诗人独自欣赏着牡丹花,表达出一种孤独和寂寞的情感。同时,这也暗示了诗人对牡丹花的痴迷和执着。 “薄带烟痕围作晕,分黏香梦自生寒”这两句则描绘了牡丹花的美丽和香气。薄带形容花瓣上的露水如同薄烟一样,围作晕则形象地描绘了花瓣上的露水形成了一圈圈的光晕。分黏香梦自生寒则形容花香让人感到寒冷,如同梦中的感觉。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牡丹花的美丽和香气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牡丹花的赞美之情。 “谁寻灵谷随蜂蝶,争恋仓园照凤鸾”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牡丹花受到众多蜂蝶和歌伎追捧的感慨。灵谷和仓园都是牡丹花盛开的地方,而蜂蝶和歌伎则是追逐美丽的象征。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这种追逐美丽的现象的感慨,同时也表达了对牡丹花的赞美之情。 最后,“别趣孤襟余此客,解偿俊句倚栏干”这两句则是诗人的自我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。诗人感到自己与众不同,能够欣赏到这种美丽的事物,于是创作出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。同时,这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执着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牡丹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执着。这首诗的语言优美,情感真挚,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作品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层层光气接飞翰,月底风前只独看。
薄带烟痕围作晕,分黏香梦自生寒。
谁寻灵谷随蜂蝶,争恋仓园照凤鸾。
(灵谷仓园牡丹皆盛仓园犹多歌伎观游)别趣孤襟余此客,解偿俊句倚栏干。
作者介绍
陈三立(1853年10月23日-1937年9月14日),字伯严,号散原,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。

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,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,国学大师、历史学家陈寅恪、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。与谭延闿、谭嗣同并称“湖湘三公子”;与谭嗣同、徐仁铸、陶菊存并称“维新四公子”,有“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”之誉。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,历任吏部行走、主事。1898年戊戌政变后,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。1937年发生“卢沟桥事变”后北平、天津相继沦陷,日军欲招致陈三立,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,不幸忧愤而死,享年85岁。

陈三立生前曾刊行《散原精舍诗》及其《续集》、《别集》,死后有《散原精舍文集》十七卷出版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灵谷

    读音:líng gǔ

    繁体字:靈穀

    意思:(灵谷,灵谷)

    1.神灵居住的山谷。
    《云笈七籤》卷九七:“寥笼灵谷虚,琼林蔚萧森。”
    《云笈七籤》卷一百:“灵谷秀澜萦,藏身栖巖京。”

  • 谁寻

    引用解释

    何处寻求。 唐 韩愈 《秋怀》诗之三:“归还閲书史,文字浩千万。陈跡竟谁寻?贱嗜非贵献。”

    读音:shuí xún

  • 凤鸾

    读音:fèng luán

    繁体字:鳳鸞

    意思:(凤鸾,凤鸾)

    1.泛指凤凰之类的神鸟。
    唐·令狐楚《游义兴寺上李逢吉相公》诗:“凤鸾飞去仙巢在,龙象潜来讲席空。”
    唐·宋若华《嘲陆畅》诗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