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书怀寄唐工部》 多谢明公知贱节,每贻清句缓牢愁。

多谢明公知贱节,每贻清句缓牢愁。

意思:多谢您知道低节,每次给清句缓牢愁。

出自作者[宋]寇准的《书怀寄唐工部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作者在表达对朝廷的忠诚和对自身遭遇的感慨。 首句“不才曾忝吾君选,紫殿科名志已酬”,作者自谦地说,自己没有才能,却忝居君选,这是对自己未能有更大作为的自嘲。而“紫殿科名志已酬”也透露出作者曾经在朝廷中有所作为,也暗示了作者对科举及第的自豪和满足。 “孤立敢言逾素分,高吟深愧预清流”,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境况的无奈和自省。“孤立”表示作者在朝廷中的孤独,表达出作者对知音难求的感慨。“高吟”和“深愧”则表达了作者对不能更好地为朝廷服务的自责和愧疚。 “西风独见江蓠暮,红叶还思苑树秋”,这两句描绘了作者在西风中独自面对江蓠衰败的景象,以及看到秋叶飘零的情景,表达出时光易逝、人生易老的感慨,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朝廷的思念和眷恋。 最后两句“多谢明公知贱节,每贻清句缓牢愁”,作者感谢明公了解自己的节操,并赠送清雅诗句,缓解自己的愁苦。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知音的感激和对朝廷的忠诚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忠诚和对自身遭遇的感慨,同时也透露出时光易逝、人生易老的感慨和对知音的感激。整首诗语言质朴,情感真挚,是一首优秀的诗歌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不才曾忝吾君选,紫殿科名志已酬。
孤立敢言逾素分,高吟深愧预清流。
西风独见江蓠暮,红叶还思苑树秋。
多谢明公知贱节,每贻清句缓牢愁。
作者介绍 寇准简介
寇凖(961年—1023年10月24日),字平仲,汉族,华州下邽(今陕西渭南)人。北宋政治家﹑诗人。太平兴国五年(980年)进士,授大理评事、知归州巴东县,改大名府成安县。累迁殿中丞、通判郓州。召试学士院,授右正言、直史馆,为三司度支推官、转盐铁判官。历同知枢密院事、参知政事。后两度入相,一任枢密使,出为使相。乾兴元年(1022年)数被贬谪,终雷州司户参军。天圣元年(1023年),病逝于雷州。

皇佑四年(1053年),宋仁宗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,谥“忠愍”,复爵“莱国公”,追赠中书令,仁宗亲篆其首曰“旌忠”。故后人多称“寇忠愍”或“寇莱公”。寇准善诗能文,七绝尤有韵味,有《寇忠愍诗集》三卷传世。与白居易、张仁愿并称渭南“三贤”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贻清

    读音:yí qīng

    繁体字:貽清

    意思:(贻清,贻清)
    留下清白的名声。
    清·查慎行《生日示儿孙》诗:“但愿汝曹贤,甘贫守前矩。贻清义有在,何用干吾蛊。”

    解释:1.留下清

  • 明公

    读音:míng gōng

    繁体字:明公

    意思:旧时对有名位者的尊称。
    《东观汉记邓禹传》:“明公虽建蕃辅之功,犹恐无所成立。”
    唐·元稹《酬李十六》诗:“明公将有问,林下是灵龟。”
    《初刻拍

  • 多谢

    读音:duō xiè

    繁体字:多謝

    英语:Thanks.

    意思:(多谢,多谢)

    1.殷勤问候。
    晋·陶潜《赠羊长史》诗:“路若经商山,为我少踌躇,多谢绮与甪,精爽今何如?

  • 牢愁

    读音:láo chóu

    繁体字:牢愁

    意思:忧愁,忧郁。
    《汉书扬雄传上》:“又旁《惜诵》以下至《怀沙》一卷,名曰《畔牢愁》。”
    宋·刘克庄《次韵实之春日五和》之二:“牢愁余髮五分白,健思君才十倍多。”<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