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送友人之扬州(一作游淮南)》 绿树丛垓下,青芜阔楚西。

绿树丛垓下,青芜阔楚西。

意思:绿树丛垓下,青芜宽楚西。

出自作者[唐]李频的《送友人之扬州(一作游淮南)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,它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,展现了诗人离开长安后的旅途见闻和感受。 首联“一别长安后,晨征便信鸡。”诗人离开长安后,早晨出发,看到鸡鸣而起的情景,表达了离别长安后的新生活新气象。晨征信鸡,既是一种自然现象,也暗示了诗人的新生活是从早晨的征途开始的。 颔联“河声入峡急,地势出关低。”诗人描述了河流的声音在峡谷中回荡,地势从关下陡然升起,描绘出一种雄浑壮丽的景象。峡中的河水声,关下的地势,都是诗人旅途中的重要见闻,也是他感受自然、体验生活的途径。 颈联“绿树丛垓下,青芜阔楚西。”诗人描绘了路边的绿树和广阔的青草,这是他对旅途中的自然环境的描绘,也是他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感受。在旅途中,这些自然景象给他带来了深深的感触和思考。 尾联“路长知不恶,随处得诗题。”诗人认为路途虽然漫长,但充满了美好的风景和体验,因此他随时随地都能找到创作的灵感和题材。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,展现了诗人离开长安后的新生活和新体验。它不仅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象和社会现象,也表达了诗人的感受和思考,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文精神的诗篇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一别长安后,晨征便信鸡。
河声入峡急,地势出关低。
绿树丛垓下,青芜阔楚西。
路长知不恶,随处得诗题。
作者介绍
李频(818—876),字德新,唐寿昌长汀源(今浙江建德李家镇)人,葬于永乐(今李家),唐代后期诗人。幼读诗书,博览强记,领悟颇多。著有《梨岳集》一卷,附录一卷。

寿昌县令穆君曾游灵栖洞,即景吟诗:“一径入双崖,初疑有几家。行穷人不见,坐久日空斜”。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。时李频从行,续吟:“石上生灵笋,池中落异花。终须结茅屋,到此学餐霞。”穆君大为赞赏。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青芜

    读音:qīng wú

    繁体字:青蕪

    意思:(青芜,青芜)

    1.杂草丛生的草地。
    唐·杜甫《徐步》诗:“整履步青芜,荒庭日欲晡。”
    宋·周邦彦《大酺春雨》词:“未怪平阳客,双泪落,笛中哀

  • 垓下

    读音:gāi xià

    繁体字:垓下

    英语:Gaixia

    意思:古地名。在今安徽省·灵璧县东南。
    汉高祖·刘邦围困项羽于此。参阅《史记项羽本纪》。

    解释:

  • 树丛

    读音:shù cóng

    繁体字:樹叢

    短语:树林 原始林 丛林 山林 林 森林

    英语:boskage

    意思:(树丛,树丛)
    密集的树木。
    沙汀《航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