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献襄阳于大夫》 渊清有遐略,高躅无近蹊。

渊清有遐略,高躅无近蹊。

意思:渊清有远略,高躅不靠近交通。

出自作者[唐]孟郊的《献襄阳于大夫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,通过对襄阳青山郭、汉江白铜堤的描绘,以及描述在襄阳担任郡守的谢公的生活,表达了诗人对襄阳山水和生活的热爱。 首联“襄阳青山郭,汉江白铜堤。谢公领兹郡,山水无尘泥”,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襄阳的地理环境,青山环绕,汉江流淌,白铜堤横亘其间,一片清幽美丽。接着,诗人又以谢公领衔,领衔此郡,进一步强调了襄阳山水的清净无尘。 颔联“铁马万霜雪,绛旗千虹霓。风漪参差泛,石板重叠跻”,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襄阳的军马场和战旗,以及风吹过水面产生的波纹和石板重叠的山路,这些细节描绘使得画面更加生动真实。 颈联“旧泪不复堕,新欢居然齐。还耕竟原野,归老相扶携”,诗人表达了谢公在襄阳的生活状态,他在这里耕种原野,与乡亲们相扶相携,过着平淡而充实的生活。这一联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追求。 尾联“物色增暧暧,寒芳更萋萋。渊清有遐略,高躅无近蹊”,诗人通过对襄阳山水的描绘,表达了对襄阳的深厚感情。这里物色温暖,寒芳更盛,谢公的渊博学识和高尚品格成为了这里人们的榜样,无人能及。 整首诗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通过对襄阳山水的描绘和对谢公生活的叙述,表达了诗人对襄阳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同时,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襄阳青山郭,汉江白铜堤。
谢公领兹郡,山水无尘泥。
铁马万霜雪,绛旗千虹霓。
风漪参差泛,石板重叠跻。
旧泪不复堕,新欢居然齐。
还耕竟原野,归老相扶携。
物色增暧暧,寒芳更萋萋。
渊清有遐略,高躅无近蹊。
即此富苍翠,自然引翔栖。
曩游常抱忆,夙好今尚暌。
愿言从逸辔,暇日凌清溪。
作者介绍 孟郊简介
孟郊(751—814),字东野,唐代著名诗人。湖州武康(今浙江德清县)人,祖籍平昌(今山东德州临邑县)。先世居洛阳(今属河南洛阳),后隐居嵩山。

孟郊两试进士不第,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,曾任溧阳县尉。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,遂放迹林泉间,徘徊赋诗。以至公务多废,县令乃以假尉代之。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,任职河南(河南府今洛阳),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。唐宪宗元和九年,郑余庆再度招他往兴元府任参军,乃偕妻往赴,行至阌乡县(今河南灵宝),暴疾而卒,葬洛阳东。张籍私谥为”贞曜先生“。

孟郊工诗。因其诗作多写世态炎凉,民间苦难,故有“诗囚之称”,与贾岛并称“郊寒岛瘦”。孟诗现存500多首,以短篇五古最多。今传本《孟东野诗集》10卷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遐略

    读音:xiá lüè

    繁体字:遐略

    意思:远大的谋略。
    《宋书南郡王义宣传》:“鲁宗父子,世为国冤,太祖方弘遐略,故爽等均雍齿之封。”
    唐·孟郊《献襄阳于大夫》诗:“渊清有遐略,高躅无近蹊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