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捕蝗诗示尚书郭敦》 一旦尽于斯,何以卒年岁。

一旦尽于斯,何以卒年岁。

意思:一天都在这里,为什么最后一年。

出自作者[明]朱瞻基的《捕蝗诗示尚书郭敦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蝗虫灾害的诗,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疾苦的深深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。 首先,诗中通过对蝗虫的描述,表达了其繁殖能力强、消灭难度大的特点,预示着一旦秋天庄稼成熟,蝗虫就会突然出现,对庄稼造成严重破坏。这种描绘生动形象,使人能够深刻感受到蝗虫的危害。 其次,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农民命运的关注,认为蝗虫灾害不仅关系到农民的生计,更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民生问题。作者呼吁人们应该关注民生问题,积极采取措施解决,不能坐视不管。 此外,诗中还提到了古代治理蝗虫的方法,如捕蝗使、除患与养患等,表达了对古代先人的敬意和对他们智慧的肯定。同时,作者也强调了现代社会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些传统方法,积极应对各种民生问题,为人民群众谋福利。 最后,诗中还表达了对时间的珍惜和对民生的责任感,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,积极行动起来,为人民群众谋福利,不要浪费时间和机会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责任感的诗歌,通过描绘蝗虫灾害和民生问题,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群众的关注和同情,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愤慨和反思。这首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启示性,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思考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蝗螽虽微物,为患良不细。
其生实蕃滋,殄灭端匪易。
方秋禾黍成,芃芃各生遂。
所欣岁将登,奄忽蝗已至。
害苗及根节,而况叶与穗。
伤哉陇亩植,民命之所系。
一旦尽于斯,何以卒年岁。
上帝仁下民,讵非人所致。
修省弗敢怠,民患可坐视?
去螟古有诗,捕蝗亦有使。
除患与养患,昔人论已备。
拯民于水火,勖哉勿玩愒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于斯

    读音:yú sī

    繁体字:於斯

    意思:(于斯,于斯)
    同“于2此”。
    《楚辞渔父》:“屈原既放,游于江潭……渔父见而问之曰:‘子非三闾大夫欤?何故至于斯。’”三国·魏·李康《运命论》:“‘既明且哲,以保其身’、‘诒

  • 年岁

    读音:nián suì

    繁体字:年歲

    短语:庚 年华 岁 齿 龄 年

    英语:year

    意思:(年岁,年岁)

    1.犹年月。岁,年。
    《楚

  • 何以

    读音:hé yǐ

    繁体字:何以

    短语:争 怎 怎么 焉 哪样 安 哪 怎样 何等

    英语:whence

    意思:
    1.用什么;怎么。
    《诗召

  • 一旦

    读音:yī dàn

    繁体字:一旦

    短语:假使 要是 要 如 万一 如若 只要 一经 若 使 假设 苟 假若 假定 比方 假如 如果 设 倘若 而 倘

    英语:once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