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送客赋得巴江夜猿》 残月暗将落,空霜寒欲明。

残月暗将落,空霜寒欲明。

意思:残月期间将落,空霜寒冷想要明白。

出自作者[唐]李端的《送客赋得巴江夜猿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描绘旅途情景和感受的诗,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,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寂静、凄清的夜晚,表达了旅人的孤独、思乡之情。 首联“巴水天边路,啼猿伤客情。”描绘了旅途的艰辛和漫长。巴水是作者旅行的路线,天边路则暗示了这条路的前方是未知的,充满了不确定性。猿猴的啼声使旅人感到更加伤感,进一步加深了孤独和思乡之情。 颔联“迟迟云外尽,杳杳树中生。”继续描绘夜色的深沉和旅途的孤寂。云尽之后,天色已晚,树丛中升起一轮新月,增添了几分凄清之感。 颈联“残月暗将落,空霜寒欲明。”进一步展示了夜色的凄凉和寒冷。残月即将落下,空白的霜气寒冷欲明,营造出一种寂静、冷清的氛围。 尾联“楚人皆掩泪,闻到第三声。”以楚地的人们都掩面哭泣,听到猿猴凄厉的叫声作为结尾。这不仅表达了作者对旅途艰辛的感慨,也暗示了楚地的人们对这种情境的共鸣,进一步深化了主题。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旅途的情景和感受,通过猿猴的啼声、月色、霜气等意象,营造出一种凄清、孤寂的氛围。同时,作者通过描绘楚地人们的反应,表达了对这种情境的共鸣和对旅途艰辛的感慨。整首诗情感真挚,语言朴素,具有很强的感染力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巴水天边路,啼猿伤客情。
迟迟云外尽,杳杳树中生。
残月暗将落,空霜寒欲明。
楚人皆掩泪,闻到第三声。
作者介绍
李端(737—784),字正已,赵州(今河北赵县)人,唐代诗人。少居庐山,师事诗僧皎然。大历五年进士。曾任秘书省校书郎、杭州司马。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,自号衡岳幽人。今存《李端诗集》三卷。其诗多为应酬之作,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,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,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,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。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。今存《李端诗集》三卷。其子李虞仲,官至兵部侍郎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霜寒

    读音:shuāng hán

    繁体字:霜寒

    意思:寒光闪闪貌。
    元·郑廷玉《楚昭公》第一摺:“这剑呵,冰刃霜寒,玉华光灿。”

    解释:1.寒光闪闪貌。

    <

  • 残月

    读音:cán yuè

    繁体字:殘月

    英语:waning moon

    意思:(残月,残月)
    谓将落的月亮。
    唐·白居易《客中月》诗:“晓随残月行,夕与新月宿。”
    宋·柳永《

  • 暗将

    读音:àn jiāng

    繁体字:暗將

    解释:1.昏昧的将领。

    造句:

  • 落空

    读音:luò kōng

    繁体字:落空

    短语:一场空 未遂 前功尽弃 吹 流产 漂 南柯一梦

    英语:go by the board

    意思:没有着落;没有达到目的或目标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