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化怀柔,远人来格。
意思:至于教化安抚,远方的人前来。
出自作者[隋]佚名的《景德中朝会十四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的主题是庆祝周朝的礼仪和舞蹈,通过描绘军队的进退有序,以及舞者手中的乐器和道具,展示了周朝的和谐与秩序。
首句“八佾具呈,万舞有奕”,描述了周朝的礼仪——佾舞——以及与之相应的舞蹈表演。佾舞是一种特定的舞蹈形式,按照周礼的规定,参与舞蹈的人数和排列都有严格的规定,体现了周朝的等级制度。而“万舞有奕”则描绘了这种舞蹈的壮观场面,使人联想到舞蹈的热烈和活力。
“既以象功,又以观德”这两句诗进一步阐述了舞蹈的意义。一方面,它象征着战争的胜利,体现了军队的功绩;另一方面,它也提供了观察和评价一个人品德的机会。这两方面都强调了舞蹈在展示社会秩序和道德价值方面的作用。
“进旅退旅,执籥秉翟”这两句诗描绘了舞蹈者的动作和道具的使用。他们按照规定的队形进退,手中拿着籥(一种管乐器)和翟(野鸡尾羽,用于仪仗),这些道具的使用进一步强调了舞蹈的秩序和庄严。
最后,“至化怀柔,远人来格”这两句诗总结了舞蹈的效果。它表明舞蹈能够实现和谐教化,使远方的民族顺从归服,进一步强调了舞蹈在社会治理和外交方面的作用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周朝的礼仪和舞蹈,展示了周朝的秩序、和谐和道德价值。同时,它也强调了舞蹈在社会治理、外交和道德教育方面的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