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过融上人兰若》 黄昏半在下山路,却听泉声恋翠微。

黄昏半在下山路,却听泉声恋翠微。

意思:黄昏一半在下山路,却听泉声恋翠微。

出自作者[唐]孟浩然的《过融上人兰若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描绘山中禅室生活的诗,通过对禅室、僧衣、溪流、鸟鸣、泉声等自然元素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留恋之情。 首句“山头禅室挂僧衣,窗外无人溪鸟飞”,诗人以简洁的笔触点出了禅室、僧衣、溪流和鸟鸣等元素,营造出一种宁静、清幽的氛围。禅室挂满了僧衣,窗外空无一人,只有溪流潺潺,鸟鸣声声。这种景象让人感受到山林中的宁静和祥和。 “黄昏半在下山路,却听泉声恋翠微”这两句诗则描绘了诗人下山时的情景。黄昏时分,诗人走在下山的路上,听着泉声在翠微间回荡。这里的“恋”字用得巧妙,不仅表达了泉声对翠微的依恋,也暗示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留恋。 整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,通过对自然元素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留恋之情。同时,诗中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禅意,让人感受到禅的智慧和宁静的力量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,通过对山林生活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,以及对宁静、祥和生活的向往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山头禅室挂僧衣,窗外无人溪鸟飞。
黄昏半在下山路,却听泉声恋翠微。
作者介绍 孟浩然简介
孟浩然(689—740),名浩,字浩然,号孟山人,襄州襄阳(现湖北襄阳)人,世称孟襄阳。因他未曾入仕,又称之为孟山人,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。

孟浩然生当盛唐,早年有志用世,在仕途困顿、痛苦失望后,尚能自重,不媚俗世,修道归隐终身。曾隐居鹿门山。40岁时,游长安,应进士举不第。曾在太学赋诗,名动公卿,一座倾服,为之搁笔。开元二十五年(737)张九龄招致幕府,后隐居。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,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。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,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。

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,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“王孟”,有《孟浩然集》三卷传世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翠微

    读音:cuì wēi

    繁体字:翠微

    英语:blue mountain mists

    意思:
    1.指青翠掩映的山腰幽深处。
    唐·李白《赠秋浦柳少府》诗:“摇笔望白云,开帘当翠微。”

  • 山路

    读音:shān lù

    繁体字:山路

    造句:

  • 黄昏

    读音:huáng hūn

    繁体字:黃昏

    短语:暮 夕

    英语:dusk

    意思:(黄昏,黄昏)

    1.日已落而天色尚未黑的时候。
    《楚辞离骚》:“

  • 下山

    读音:xià shān

    繁体字:下山

    英语:diphead

    意思:古诗《上山采蘼芜》:“上山採蘼芜,下山逢故夫。”后以“下山”借指妇女被丈夫遗弃。
    宋·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卷九:“唐女道鱼玄机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