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已亥杂诗 226》 人生宛有去来今,卧听檐花落秋半。

人生宛有去来今,卧听檐花落秋半。

意思:人生仿佛有来去现在,躺在床上听檐花落秋半。

出自作者[清]龚自珍的《已亥杂诗 226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空观假观第一观,佛言世谛不可乱。人生宛有去来今,卧听檐花落秋半》是一首优美的禅意诗篇。它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哲理,表达了对于人生、时间和宇宙的深刻理解。 首两句“空观假观第一观,佛言世谛不可乱。”中,“空观”和“假观”是佛教中的两个重要概念,分别代表了对宇宙本质的理解。空观是指认识到世间万物都是虚妄的,没有实体存在;而假观则是指认识到世间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,没有永恒不变的本质。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这两种观念的深深认同,并强调了佛陀的教诲在理解世界时的重要性,不可随意混淆或忽视。 第三四句“人生宛有去来今,卧听檐花落秋半。”则是对人生的独特观察和思考。诗人认为人生就像一场流动的戏剧,有过去、现在和未来,每一刻都包含着过去和未来的影子。这种观点体现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,提醒我们要珍惜每一刻,活在当下。而“卧听檐花落秋半”描绘了一个宁静、悠闲的场景,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淡然处之,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。 整首诗以禅意为主题,通过空观假观的哲学观念和对人生的独特理解,表达了作者对世界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淡然处之。诗中描绘的场景宁静、悠闲,充满了禅意和哲理,让人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深深感悟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空观假观第一观,佛言世谛不可乱。
人生宛有去来今,卧听檐花落秋半。
作者介绍 朱淑真简介
龚自珍(1792年8月22日-1841年9月26日),字璱(sè)人,号定庵(ān)。汉族,仁和(今浙江杭州)人。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,又号羽琌山民。清代思想家、诗人、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。

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、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。主张革除弊政,抵制外国侵略,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。48岁辞官南归,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。他的诗文主张“更法”、“改图”,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,洋溢着爱国热情,被柳亚子誉为“三百年来第一流”。著有《定庵文集》,留存文章300余篇,诗词近800首,今人辑为《龚自珍全集》。著名诗作《己亥杂诗》共350首。多咏怀和讽喻之作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来今

    读音:lái jīn

    繁体字:來今

    英语:days to come

    意思:(来今,来今)
    现今,现世。
    《鹖冠子世兵》:“往古来今,事孰无邮。”
    北魏·郦道元《水经注

  • 人生

    读音:rén shēng

    繁体字:人生

    英语:(n) life

    意思:
    1.人出生;人类产生。
    《礼记曲礼上》:“人生十年曰幼,学。”
    明·刘基《医说赠马复初》:“

  • 去来

    读音:qù lái

    繁体字:去來

    英语:\"Qulai\"

    意思:(去来,去来)

    1.往来,往返。
    《商君书垦令》:“商劳则去来赍送之礼,无通于百县,则农民不飢,行不饰

  • 秋半

    读音:qiū bàn

    繁体字:秋半

    意思:秋季过半之时;中秋。
    唐·韩愈《独钓》诗之四:“秋半百物变,溪鱼去不来。”
    唐·元稹《酬乐天八月十五夜禁中独直玩月见寄》诗:“一年秋半月偏深,况就烟霄极赏心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