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行则行,时止则止。
意思:当时行就行,当时停止就停止。
出自作者[宋]邵雍的《清和吟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是一首对人生哲理和道德规范的深度思考,它以简洁而富有韵律的语言,表达了对人性、道德和行为的深刻理解。
首先,“清而不和,隘而多鄙”表达的是一种对清廉正直的追求,但这种追求不应只停留在表面和谐,而应保持内心的清廉,同时不应过于狭隘,不应过于偏执。这里的“清”可以理解为道德高尚,不贪图私利,不追求虚荣;“不和”则是指过于固执己见,过于自我中心,缺乏包容和理解。
“和而不清,慢而鲜礼”则是对另一种人性的描绘,他们表面上看似和谐,但内心却充满了私欲和贪念,缺乏道德约束,行为散漫无礼。这种人是社会的负担,他们的存在会破坏社会的和谐与秩序。
“既和且清,义无定体”是对理想人格的描绘,既要有和谐的品质,又要保持清廉正直的道德,这样的人在社会中是不可或缺的。他们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,他们的行为和思想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。
“时行则行,时止则止”则是表达了一种对人生进退的智慧的理解。行与止,是一种对人生进退的智慧的体现,也是对人生目标的明确和坚持。行则行,止则止,这是对人生目标的坚定不移的追求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是对人性、道德、社会和人生的深度思考和探索。它鼓励人们追求清廉正直的人生,保持和谐与进步的精神,同时也要有进退的智慧和勇气。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的启示,也是对社会和谐与进步的推动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