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径蛇蟠不容脚,平处乃可十客坐。
意思:一条蛇蟠容不下脚,平坦的地方就可以有客人。
出自作者[宋]陆游的《城西接待院後竹下作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历史古迹的诗,通过对水边小丘和其上的巨竹的描绘,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历史的深深感慨。
首句“水边小丘因古城,上有巨竹数百个”,诗人首先描绘了水边的小丘,它依傍着古城,这使得小丘的历史感油然而生。而小丘上生长着数百个高大粗壮的竹子,给人一种古朴而清新的感觉。
“一径蛇蟠不容脚,平处乃可十客坐”,描述了小丘上巨竹形成的竹径,曲折蜿蜒,仅容一足行走,但到了平坦的地方,却可以容纳十个人落座。这进一步展现了竹子的数量之多,同时也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。
“袅袅共看风枝舞,簌簌时听春箨堕”,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巨竹的风姿,它们在微风中摇曳生姿,仿佛在舞蹈;在雨声中,竹叶簌簌作响,仿佛在倾诉春天的故事。
“古佛不妆香火冷,瘦僧如腊袈裟破”,这里诗人以古佛和瘦僧来象征历史的沉静和永恒,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尊重。
“门前西去长安路,日夜舳舻衔尾过”,这里描绘了小丘门前的大路,这条路通向长安,路上日夜不断的船只首尾相连地经过,这暗示了小丘和古城的历史重要性。
最后,“老夫本乏台省姿,且就清阴曲肱卧”,诗人表示自己本无意于官场,只想在清阴下安然入睡,这表达了诗人对淡泊名利的态度和对自然的向往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水边小丘和其上巨竹的描绘,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历史的深深感慨,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淡泊名利的态度。诗中描绘的景色优美,语言生动,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