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去草棘》 因行为芟除,当路靡留踪。

因行为芟除,当路靡留踪。

意思:因行为铲除,当道路不留踪迹。

出自作者[宋]陈文蔚的《去草棘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以草为题材,通过对草的描绘,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万物的敬畏和思考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,将草与人生、与道德、与政治等主题紧密相连,寓意深远。 首段开始,诗人便以微物草为引子,提出万物禀气皆同的观念,犹如灵芝、兰荪等瑞物,虽微小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。接着,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各种草的特性,如秀异的外表、内在的价值、生长的条件等,以此引出对人生和道德的思考。 在接下来的段落中,诗人对草的批判和反思更为深入。他指出,有些草虽然外表美丽,却缺乏实质性的功效,如不堪食用的成熟草和无足轻重的毫芒锋。这象征着有些人虽然表面光鲜,却缺乏真正的价值和贡献。 诗人在最后一段中,借草木被芟除的象征,表达了对清除恶习和阻碍的决心。他认为,只有当路无留,才能亨通。这暗示了清除恶行和阻碍的重要性,不仅对他人有益,也有利于自身的成长和发展。 整首诗以草为载体,通过丰富的描绘和象征,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。诗人借草木之微,阐述了对道德、人生、政治等方面的见解,寓意深远,发人深省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草虽至微物,禀气何不同。
瑞者为灵芝。
大抵和所钟。
薰者为兰荪,芬香播春风。
人知外秀异,胡不原诸中。
奈何一种类,亦费造化工。
沾需足雨露,山川徒茂丰。
畏冗无地着,无足比蒿蓬。
成熟不堪食,但逞毫芒锋。
除却刺人衣,此外无馀功。
惨虽未荆棘,包藏固难容。
因行为芟除,当路靡留踪。
害物亦害己,去汝如去凶。
安得天地间,榛翳亨衢通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芟除

    读音:shān chú

    繁体字:芟除

    英语:cut down

    意思:
    1.除草;刈除。
    唐·韦应物《新理西斋》诗:“草木无行次,闲暇一芟除。”
    宋·欧阳修《再论按察官

  • 当路

    读音:dāng lù

    繁体字:噹路

    英语:block the way

    意思:(当路,当路)

    1.挡路;阻碍通行。
    《墨子号令》:“务色谩正,淫嚣不静,当路尼众,舍事后就

  • 行为

    读音:xíng wéi

    繁体字:行為

    短语:行 行事

    英语:conduct

    意思:(行为,行为)
    I
    亦作“行伪”。
    谓举止行动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