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33诗词古文网
搜索
首页
分类
作者
诗文热榜
课本古诗
词牌名
合称
古籍
首页
《咏雨》
雁湿行无次,花沾色更鲜。
雁湿行无次,花沾色更鲜。
意思:
雁湿行为没有次,花沾色更鲜艳。
出自作者[唐]李世民的《咏雨》
全文创作背景
唐太宗李世民的《咏雨》创作背景与他对农业的重视和对农民的关心有关。作为一位明君,他每年都要参加春耕的大典,常常亲耕于籍田,常去查看年景,决不因其他政事而耽误农时。在中国古代,有一句农谚说“春雨贵如油”,表达了春雨对农作物的重要性。因此,当一场“梅雨”有利于农作物的收成时,唐太宗非常高兴,于是创作了这首诗来歌颂雨水,表达对农业和农民的关怀。
相关句子
丹枫落日野桥晚,断雁湿云江路秋。
--
出自《醉题埭西酒家》作者:[宋]陆游
居无室,行无辙。
--
出自《满江红慢》作者:[元]姬翼
规行无旷迹。
--
出自《长安有狭邪行》作者:[魏晋]陆机
君行无定期。
--
出自《长相思·朝有时》作者:[宋]刘克庄
居无四邻,行无朋俦。
--
出自《颍州择胜亭诗》作者:[宋]苏辙
陆行无车,水行无船。
--
出自《归去来·归去来》作者:[宋]曹勋
言无疾声,行无阔步。
--
出自《题金君重像杂言》作者:[宋]方回
坐看春回,行无伴侣。
--
出自《乌巨山逵长老命立首座持师顶相请赞》作者:[宋]释昙华
讲次花飘席,斋馀鸟下台。
--
出自《昭潭十爱》作者:[宋]梅挚
次花临水月,先鸟近岩云。
--
出自《同远士夜坐苏堤》作者:[明]吴鼎芳
夕华晨更鲜。
--
出自《赠故人马子乔诗》作者:[南北朝]鲍照
带甲金鳞,红锦更鲜。
--
出自《斗鹌鹑·木马嘶风》作者:[宋]无名氏
锦水细不见,蛮江清更鲜。
--
出自《初发嘉州》作者:[宋]苏轼
未晓雨先骤,过朝风更鲜。
--
出自《伏日》作者:[宋]张镃
幽谷人未至,兰苕应更鲜。
--
出自《思在山居日偶成此咏邀松阳子同作》作者:[唐]李德裕
照座梨偏紫,堆盘荔更鲜。
--
出自《咏賨城景物之胜》作者:[宋]何熙志
诗句原文
和气吹绿野,梅雨洒芳田。
新流添旧涧,宿雾足朝烟。
雁湿行无次,花沾色更鲜。
对此欣登岁,披襟弄五弦。
作者介绍
李世民简介
唐太宗李世民(公元598年1月28日【一说599年1月23日】-公元649年7月10日),生于武功之别馆(今陕西武功),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,唐朝第二位皇帝,杰出的政治家、战略家、军事家、诗人。
李世民少年从军,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。唐朝建立后,李世民官居尚书令、右武候大将军,受封为秦国公,后晋封为秦王,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、刘武周、窦建德、王世充等军阀,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。
公元626年7月2日(武德九年六月初四),李世民发动“玄武门之变”,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、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,被立为太子,唐高祖李渊不久退位,李世民即位,改元贞观。
李世民为帝之后,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,对内以文治天下,虚心纳谏,厉行节约,劝课农桑,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,国泰民安,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。对外开疆拓土,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,征服高昌、龟兹、吐谷浑,重创高句丽,设立安西四镇,各民族融洽相处,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,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。
公元649年7月10日(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),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,享年五十二岁,在位二十三年,庙号太宗,葬于昭陵。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,有墨宝传世。
关键词解释
名句
|
成语
|
杂谈
|
词典
|
字典
|
拼音
|
谜语
|
拆字
|
造句
|
诗词上一句
|
诗词下一句
|
名字赏析
|
人物
|
其他
|
今日天气诗词
|
热门搜索
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