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郡斋水阁闲书·彭泽》 彭泽先生未去,武陵太守常贫。

彭泽先生未去,武陵太守常贫。

意思:彭泽先生没有离开,武陵太守常贫穷。

出自作者[宋]文同的《郡斋水阁闲书·彭泽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主题是彭泽先生尚未离去,武陵太守却常常贫困。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彭泽先生的敬仰之情,同时也对武陵太守的贫贱生活表示了同情。 首句“彭泽先生未去,武陵太守常贫”,诗人以彭泽先生未离去为引子,暗示武陵太守的贫困生活。彭泽先生是古代的一位清廉官员,诗人以此为引子,表达了对武陵太守的同情和对他生活贫困的感慨。 次句“上官幸且容己,下鬼休来笑人”,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武陵太守的同情和感慨。上官指的是上级官员,他们虽然暂时容忍了武陵太守的生活状况,但下鬼(指民间百姓)却不应该嘲笑他。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武陵太守处境的同情,同时也暗示了社会的不公和贫富差距的问题。 整首诗语言简练,寓意深远,表达了诗人对贫贱者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。同时,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清廉、正直的品质的追求和敬仰之情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佳作,值得一读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彭泽先生未去,武陵太守常贫。
上官幸且容己,下鬼休来笑人。
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
文同(1018~1079年),字与可,号笑笑居士、笑笑先生,人称石室先生。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(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)人。著名画家、诗人。宋仁宗皇祐元年(1049年)进士,迁太常博士、集贤校理,历官邛州、大邑、陵州、洋州(今陕西洋县)等知州或知县。元丰初年,文同赴湖州(今浙江吴兴)就任,世人称文湖州。元丰二年(1079)正月二十日,文同在陈州(今河南省淮阳县)病逝,未到任而卒,享年61岁。他与苏轼是表兄弟,以学名世,擅诗文书画,深为文彦博、司马光等人赞许,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太守

    读音:tài shǒu

    繁体字:太守

    短语:文官 总督 提督 执政官 执行官 外交大臣 外交官

    英语:procurator

    意思:官名。
    秦置郡守,汉景

  • 彭泽

    读音:péng zé

    繁体字:彭澤

    英语:Pengze

    意思:(彭泽,彭泽)

    1.泽名。即今鄱阳湖。在江西省北部。又名彭湖、彭蠡。
    《韩诗外传》卷三:“左洞庭之波,右彭泽

  • 先生

    读音:xiān shēng

    繁体字:先生

    短语:教员 女婿 汉子

    英语:sir

    意思:
    1.始生子,犹言头生。
    《诗大雅生民》:“诞弥厥月,先生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