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再和》 虽无谢郎玉帖镫,幸有幼安布裙襦。

虽无谢郎玉帖镫,幸有幼安布裙襦。

意思:虽然没有感谢郎玉帖镫,幸亏有幼安布裙襦。

出自作者[宋]刘克庄的《再和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,对当时社会上流行的“谈玄”风气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批判。 首联“陌头侠少行歌呼,方演东晋谈西都”,描绘了场景的开端,一位侠少在街头行歌,引领起一场东晋式的玄谈。东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崇尚清谈、追求玄远的时代,此句以此为喻,暗示了当时社会上流行的谈玄风气。 颔联“哇淫奇响荡众志,澜翻辨吻矜群愚”,描述了玄谈的内容和效果。“哇淫”形容声音的放肆放纵,“奇响”则指玄谈的内容离奇深奥,能够“荡众志”,即影响大众的意志。“澜翻”和“辨吻”则分别形容辩论的繁复和口才的雄辩,但这些玄谈在愚昧者面前夸耀,无疑是一种“矜群愚”的行为。 接下来的几联,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细节,对玄谈者的行为和言论进行了批判。“狙公加之章甫饰,鸠盘谬以脂粉涂”,讥讽那些装腔作势、故作高深的人。“荒唐夸父走弃杖,恍惚象罔寻珠”,这两句则表达了对追求虚无、忽视实际的态度的不满。“效牵酪肖渥洼马,献宝远致崑崙奴”,则是对那些追逐虚名、卖弄玄虚的人的讽刺。 颈联“岂无苹藻可羞荐,亦有黍稷堪舂揄”,进一步描绘了社会上对玄谈的普遍态度。有人用苹藻等食物来比喻玄谈的高深,但也有人用黍稷等食物来比喻其实际。这里,“羞荐”和“舂揄”两个动作的运用,形象地表达了对玄谈的复杂态度。 尾联“臞翁伤今援古谊,通国争笑翁守株”,则直接点明了对这种玄谈风气的不满和批判。诗人以“臞翁”自喻,认为这种崇尚清谈的风气是错误的,应该援引古人的道理,回到实际生活的道路上来。然而,这种观点却遭到社会的普遍嘲笑和讥讽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,对当时社会上流行的玄谈风气进行了深刻的批判。诗人通过对具体场景、人物、行为的描绘,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病态现象,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陌头侠少行歌呼,方演东晋谈西都。
哇淫奇响荡众志,澜翻辨吻矜群愚。
狙公加之章甫饰,鸠盘谬以脂粉涂。
荒唐夸父走弃杖,恍惚象罔行索珠。
效牵酪肖渥洼马,献宝远致崑崙奴。
岂无苹藻可羞荐,亦有黍稷堪舂揄。
臞翁伤今援古谊,通国争笑翁守株。
孔门高弟浴沂水,尧时童子谣康衢。
扬觯姑欲退观者,鸣鼓本非攻吾徒。
亦如曼倩负逸气,呵斥佞幸惊侏儒。
于时后村茅柴熟,先生滑稽腹如壶。
虽无谢郎玉帖镫,幸有幼安布裙襦。
未妨优场开口笑,亦恐药市逢方矑
作者介绍
刘克庄(1187年9月3日—1269年3月3日),初名灼,字潜夫,号后村,福建省莆田市人。南宋豪放派诗人、词人、诗论家。

初为靖安主簿,后长期游幕于江、浙、闽、广等地。诗属江湖诗派,作品数量丰富,内容开阔,多言谈时政,反映民生之作,早年学晚唐体,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。词深受辛弃疾影响,多豪放之作,散文化、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。

作品收录在《后村先生大全集》中。程章灿《刘克庄年谱》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,侯体健《刘克庄的文学世界》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,探索精微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谢郎

    读音:xiè láng

    繁体字:謝郎

    意思:(谢郎,谢郎)

    1.指晋·谢安。
    唐·温庭筠《谢公墅歌》:“朱雀航南绕香陌,谢郎东墅连春碧。”

    2.指南朝·宋·谢庄。

  • 玉帖

    见“ 玉帖鐙 ”。

    读音:yù tiē

  • 裙襦

    读音:qún rú

    繁体字:裙襦

    意思:
    1.裙子与短袄。
    《庄子外物》:“未解裙襦,口中有珠。”
    《陈书孝行传殷不害》:“简文又以不害善事亲,赐其母蔡氏锦裙襦、毡席、被褥,单复毕备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