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吴樱桃》 含桃最说出东吴,香色鲜秾气味殊。

含桃最说出东吴,香色鲜秾气味殊。

意思:樱桃最喜欢出东吴,香色鲜秾气味不同。

出自作者[唐]白居易的《吴樱桃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含桃(桃子)在东吴(泛指江南地区)的生长和采摘情况,以其鲜美的香色、气味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和欲望,同时也描绘了风吹雨打对桃子的破坏,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慨。 首联“含桃最说出东吴,香色鲜秾气味殊。”通过“最说”二字,点明含桃以东吴最为著名,同时通过“香色鲜秾气味殊”描绘了桃子的诱人形象和美味。 颔联“洽恰举头千万颗,婆娑拂面两三株。”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桃子的数量之多和树木的婆娑之美,进一步加深了读者对桃子的向往和欲望。 颈联“鸟偷飞处衔将火,人摘争时蹋破珠。”通过描绘鸟儿偷偷衔走桃子,人们争相采摘的情景,展现了桃子的诱人形象和引人欲摘的场景,同时用“蹋破珠”形容桃子被踩破的情景,表达了作者对果实被破坏的惋惜之情。 尾联“可惜风吹兼雨打,明朝后日即应无。”通过“可惜”二字表达了作者对桃子受到风雨摧残的感慨,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暂,使得整首诗意境更加深远。 整首诗通过对桃子的描绘和对风雨的感慨,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含桃最说出东吴,香色鲜秾气味殊。
洽恰举头千万颗,婆娑拂面两三株。
鸟偷飞处衔将火,人摘争时蹋破珠。
可惜风吹兼雨打,明朝后日即应无。
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

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东吴

    读音:dōng wú

    繁体字:東吳

    英语:the Wu country in the Dynasty of Three Kingdoms

    意思:(东吴,东吴)

    1.指三国时吴国。因其地

  • 气味

    读音:qì wèi

    繁体字:氣味

    英语:odor

    意思:(气味,气味)

    1.滋味和嗅觉所感到的味道。
    北魏·贾思勰《齐民要术蔓菁》:“九英,叶根麤大,虽堪举卖,气味不美

  • 含桃

    读音:hán táo

    繁体字:含桃

    意思:樱挑的别称。
    《礼记月令》:“是月(仲夏之月)也,天子乃以雏尝黍,羞以含桃先荐寝庙。”
    郑玄注:“含桃,樱桃也。”
    《淮南子时则训》:“羞以含桃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