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时自谓才可重,岂料中年人不用。
意思:当时认为自己的才能可以重,岂料中年人不使用。
出自作者[明]袁凯的《大醉后率尔(三首)〗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是表达了一位饱读诗书、满怀抱负的儒家学者在中年遭遇挫折、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。
首句“身是江南儒家子,十五学经二十史”描绘出诗人的出身和早年经历,他来自江南,自幼便开始学习儒家经典,熟读历史。
“低回欲得圣贤心,浩荡更觅先儒旨”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圣贤思想的深入理解,以及他对知识的无尽追求。他反复思考圣贤的思想,试图从中得到启示,同时也在浩如烟海的知识中寻找更深层次的意义。
“当时自谓才可重,岂料中年人不用”这两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矛盾和痛苦。他曾经自认为自己的才华可以受到重用,但现实却让他在中年时期不被朝廷所用。这无疑是一种深深的失望和无奈。
“白头总得溪上田,手脚生疏不能种”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的现状,他已至白头,却只能在溪上的田地里劳作,虽然手脚生疏,却无法改变现状。这表达了诗人在中年时期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,以及他对于自己未来的迷茫和无奈。
整首诗通过诗人的经历和内心的矛盾,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,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。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,提醒我们不要忽视现实,要珍惜当下,同时也要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决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