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晚食菊羹》 毋令姜桂我,失彼真味完。

毋令姜桂我,失彼真味完。

意思:不要让姜桂我,失去你真味完。

出自作者[宋]司马光的《晚食菊羹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繁琐的公务中解脱出来后,在自家的东园欣赏繁盛的菊花,并亲自采撷、烹饪菊花的过程。诗人在品尝菊花后,感到神明飒爽,毛发萧然,满足了口腹之欲,不必矜贵肥鲜。诗人通过赞美菊花的清香和高洁,表达了对清新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繁琐公务的厌倦。 整首诗情感真挚,意境优美,通过对比、象征等手法,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向往。同时,诗歌的语言简练流畅,韵律优美,给人以美的享受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朝来趋府庭,饮啄厌腥膻。
况临敲扑喧,愦愦成中烦。
归来褫冠带,杖屦行东园。
菊畦濯新雨,绿秀何其繁。
平时苦目疴,滋味性所介。
采撷授厨人,烹沦调甘酸。
毋令姜桂我,失彼真味完。
貯之鄱阳瓯,芦以白木盘。
餔啜有馀味,芬馥逾秋兰。
神明顿飒爽,毛发皆萧然。
乃知惬口腹,不必矜肥鲜。
尝闻南阳山,有菊环清泉。
居人饮其流,孙息皆华颠。
嗟予素荒浪,强为簪緌牵。
何当葺弊庐,脱略区中缘。
南阳丐嘉种,莳彼数亩田。

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
司马光(1019年11月17日-1086年10月11日),字君实,号迂叟。汉族。陕州夏县(今山西夏县)涑水乡人,世称涑水先生。北宋政治家、史学家、文学家。

宋仁宗宝元元年(1038年),司马光登进士第,累进龙图阁直学士。宋神宗时,因反对王安石变法,离开朝廷十五年,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《资治通鉴》。历仕仁宗、英宗、神宗、哲宗四朝,卒赠太师、温国公,谥文正,为人温良谦恭、刚正不阿;做事用功刻苦、勤奋。以“日力不足,继之以夜”自诩,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,历来受人景仰。

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,主要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》、《稽古录》、《涑水记闻》、《潜虚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真味

    读音:zhēn wèi

    繁体字:真味

    意思:
    1.真实的意旨或意味。
    宋·严羽《沧浪诗话诗评》:“读《骚》之久,方识真味。”
    明·朱承爵《存余堂诗话》:“作诗之妙,全在意境融彻,出声音之外,乃得

  • 姜桂

    读音:jiāng guì

    繁体字:薑桂

    意思:(姜桂,姜桂)
    生姜和肉桂。
    汉·刘向《新序杂事五》:“夫姜桂因地而生,不因地而辛。”
    南朝·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事类》:“夫姜桂同地,辛在本性。”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