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对酒闲吟赠同老者》 不独适情性,兼用扶衰羸。

不独适情性,兼用扶衰羸。

意思:不只是本性,同时用扶衰弱。

出自作者[唐]白居易的《对酒闲吟赠同老者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作者在年老时所作,通过对自己生活的描写,表达了作者对晚年生活的态度,以及对老年同道朋友的劝勉。 首联“人生七十稀,我年幸过之”,作者以人生短暂,自己年岁已高为背景,表达出对生活和生命的感慨。 颔联“远行将尽路,春梦欲觉时”,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旅程,如同春梦一般短暂而美丽,当梦醒时分,人生的旅程也将接近尽头。 接下来的几联,作者详细描述了自己的老年生活:家事、世名、老病、婢仆、饮食、穿戴、音乐、游冶、酒诗等,这些都是作者晚年生活的写照,充满了恬淡自适的意味。 “百事尽除去,尚余酒与诗”,作者在剔除繁杂世事的同时,将生活的重心放在了酒和诗上,这也正是他晚年生活的乐趣所在。 最后,“寄问同老者,舍此将安归?”作者向同样年老的朋友发出询问,鼓励他们坚持自己的生活态度,不要改变自己的价值观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作者晚年生活的描绘,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老年朋友的劝勉,充满了积极向上和乐观的情感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人生七十稀,我年幸过之。
远行将尽路,春梦欲觉时。
家事口不问,世名心不思。
老既不足叹,病亦不能治。
扶侍仰婢仆,将养信妻儿。
饥饱进退食,寒暄加减衣。
声妓放郑卫,裘马脱轻肥。
百事尽除去,尚余酒与诗。
兴来吟一篇,吟罢酒一卮。
不独适情性,兼用扶衰羸。
云液洒六腑,阳和生四肢。
于中我自乐,此外吾不知。
寄问同老者,舍此将安归?
莫学蓬心叟,胸中残是非。
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

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情性

    解释

    情性 qíngxìng

    (1) [natural instincts]∶本性

    情性殊异

    (2) [nature;disposition]∶性格

    情性温柔

    (3) [affection]∶情意

  • 不独

    读音:bù dú

    繁体字:不獨

    短语:不单 不光 不仅 不但 不只 非但

    英语:not only

    意思:(不独,不独)
    不但,不仅。
    《韩非子孤

  • 适情

    读音:shì qíng

    繁体字:適情

    意思:(适情,适情)
    顺适性情。
    《淮南子人间训》:“故直意适情,则坚强贼之。”
    宋·梅尧臣《永叔内翰作五言以叙之》:“我辈唯适情,一叶未尝摘。”

  • 衰羸

    读音:shuāi léi

    繁体字:衰羸

    意思:衰老瘦弱。
    《东观汉记张敏传》:“今君所苦未瘳,有司奏君年体衰羸,郊庙礼仪仍有旷废。”
    宋·苏轼《上吕僕射论浙西灾伤书》:“譬如衰羸久病之人,平时仅自支持,更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