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江邻几邀观三馆书画》 羲献黑迹十一卷,水玉作轴排疏疏。

羲献黑迹十一卷,水玉作轴排疏疏。

意思:羲献黑迹十一卷,水晶作轴排列稀疏。

出自作者[宋]王安石的《江邻几邀观三馆书画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一首对秘府中藏品的赞美诗,诗中描述了作者在五月天气炎热的情况下,冒着酷暑前往秘府观赏书画的情景。诗中描绘了各种珍贵的书画作品,包括古画、书法、山水画等,每一幅作品都独具特色,令人赞叹不已。 诗中通过对每一幅画的详细描述,展现了作者对书画艺术的热爱和欣赏。例如,诗中提到了羲献的黑迹十一卷、水玉作轴的小楷乐毅论、四山绝品画等,这些作品都是书画中的珍品,令人叹为观止。 此外,诗中还通过描绘各种细节,如投壶、女子执巾、床前红毯等,展现了书画作品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内涵。这些细节不仅增加了诗的趣味性,也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书画艺术的魅力。 整首诗语言优美,情感真挚,通过对书画艺术的赞美和对书画背后的故事的描绘,展现了作者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。同时,诗中也表达了对世事无常、变化莫测的感慨,引人深思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是一首赞美书画艺术的佳作,通过对各种珍品书画的描绘和对背后故事的挖掘,展现了作者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。同时,诗中也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,引人深思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五月秘府始曝书,一日江君来约予。
世间虽有古画笔,可往共观临石渠。
我时冒热跨马去,开厨发匣鸣鎖鱼。
羲献黑迹十一卷,水玉作轴排疏疏。
最奇小楷乐毅论,永和题尾付官奴。
又有四山绝品画,戴嵩吴牛望青芜。
李成寒林树半枯,黄筌工妙白兔图。
不知名姓貌人物,二公对奕旁观俱。
黄金错镂为投壶,粉幛复画一病夫。
後有女子执巾裾,床前红毯平火炉。
床上二姝展氍毹,绕床屏风山有无。
堂上列画三重铺,此幅巧甚意思殊。
孰真孰假丹青摹,世事若此还可吁
作者介绍 王安石简介
王安石(1021年12月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山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

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。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,追赠太傅。绍圣元年(1094年),获谥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

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。在哲学上,他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

在文学上,他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简洁峻切,短小精悍,论点鲜明,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;其诗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风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;其词写物咏怀吊古,意境空阔苍茫,形象淡远纯朴,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羲献

    读音:xī xiàn

    繁体字:羲獻

    意思:(羲献,羲献)
    晋代书法家王羲之、王献之父子二人的并称。
    唐·张怀瓘《书断》:“妙极于笔者羲·献,精穷于实者籀斯。”
    唐·李都《戏答朝士》诗:“应笑钟·张虚

  • 水玉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.水晶的古称。《山海经·南山经》:“ 堂庭之山 多棪木,多白猿,多水玉,多黄金。” 郭璞 注:“水玉,今水精也。” 汉 司马相如 《上林赋》:“ 蜀 石黄碝,水玉磊砢。” 唐 温庭筠 《题李处士幽居》诗:“水玉簪头白角巾,瑶琴寂歷拂轻尘。” 宋 梅尧臣 《中伏日永叔遗冰》诗:“莹澈肖水玉,凛气侵人肌。”

    2.玻璃的别名

  • 疏疏

    读音:shū shū

    繁体字:疏疏

    意思:
    1.犹楚楚。服装鲜明整齐貌。
    《韩诗外传》卷三:“子路盛服以见孔子。
    孔子曰:‘由疏疏者何也?’”许维遹集释:“‘疏疏’,读为‘楚楚’。

  • 十一

    读音:shí yī

    繁体字:十一

    意思:
    1.十分之一。指税率。谓十分中取其一分。
    《周礼地官载师》:“凡任地,国宅无徵,园廛二十而一,近郊十一。”
    贾公彦疏:“云‘近郊十一’者,即上经宅田、

  • 玉作

    读音:yù zuò

    繁体字:玉作

    意思:制作玉器。亦指玉制品。
    《通典职官九》:“大唐于京师置冶置,有令、丞各一人,掌造铸金银铜铁、涂饰琉璃玉作等事。”
    《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》:“便将崔宁到宅里相见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