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无心颂》 不知礼乐,不行仁义。

不知礼乐,不行仁义。

意思:不知道礼乐,不施行仁义。

出自作者[宋]张伯端的《无心颂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富有哲理和人生智慧的诗,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人生观和处世态度,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自我价值的肯定。 诗中描述了一个人,他的内心如顽石般顽固,毫无修行和造罪的欲望,既不追求道德上的完善,也不追求物质上的利益。他不持戒律,不拘泥于礼乐和仁义,也不追求名利和地位。他过着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,随心所欲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况。 他对待生活的方式非常简单,饿了吃饭,渴了喝水,困了就睡觉,醒来就行动。他不受外界的影响,无思无量,无喜无忧。他的生活态度既不追求完美,也不刻意追求与众不同。他只是按照自己的方式过着平凡的生活,不计较得失,不追求名声,不刻意迎合他人。 诗人将这种人生态度与栖息在林木中的鸟儿相比,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赞美和对自由的向往。他认为这种生活方式就像人生中的过客一样,短暂而平凡,没有太多的追求和欲望,只是为了生存而生存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、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。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态度,向读者传达了一种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,即人生不必过于追求完美和名利,而是应该活得简单、自由和自在。这种生活态度不仅适用于个人,也适用于社会和人际关系。它提醒我们不要过于追求物质和名利,而是要关注内心的平静和自由,以及与他人的和谐相处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堪笑我心,如顽如鄙。
兀兀腾腾,任物安委。
不解修行,亦不造罪。
不曾利人,亦不私己。
不持戒律,不徇忌讳。
不知礼乐,不行仁义。
人间所能,百无一会。
饥来吃饭,渴来饮水。
困则打睡,觉则行履。
热则单衣,寒则盖被。
无思无量,何忧何喜。
不悔不谋,无念无意。
凡生荣辱,逆旅而已。
林木栖鸟,亦可为比。
来且不禁,去亦不止。
不避不来,无赞无毁。
不厌丑恶,不羡善美。
不趣静室,不远闹市。
不说人
作者介绍
张伯端(公元983年—1082年),一说(公元984年—1082年),道教南宗初祖,字平叔,号紫阳、紫阳山人,后改名用成(或用诚)。人称“悟真先生”,传为“紫玄真人”,又尊为“紫阳真人”。临海(今属浙江)人。自幼博览群书,学贯古今中外,涉猎诸种方术。曾中进士,后谪戍岭南。于成都遇仙人(一说此仙人即为刘海蟾)授道,后著书立说,传道天下。

北宋元丰五年(公元1082年)仙逝,飞升前留有《尸解颂》一首:“四大欲散,浮云已空,一灵妙有,法界通融”。

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、道光紫贤真人薛式、泥丸翠虚真人陈楠、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“全真道南五祖”(“北五祖”为:东华帝君王玄甫、正阳帝君钟离权、纯阳帝君吕洞宾、纯佑帝君刘海蟾、辅极帝君王重阳)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礼乐

    读音:lǐ yuè

    繁体字:禮樂

    英语:ritual music

    意思:(礼乐,礼乐)
    礼节和音乐。古代帝王常用兴礼乐为手段以求达到尊卑有序远近和合的统治目的。
    《礼记乐记》:“乐

  • 仁义

    读音:rén yì

    繁体字:仁義

    英语:humaneness and righteousness

    意思:(仁义,仁义)

    1.亦作“仁谊”。仁爱和正义;宽惠正直。
    《礼记

  • 不行

    读音:bù xíng

    繁体字:不行

    英语:won\'t do

    意思:
    1.指水流不畅通。
    《周礼考工记匠人》:“凡沟逆地阞,谓之不行;水属不理逊,谓之不行。”

  • 不知

    读音:拼音:bù zhī 五笔:gitd

    不知的解释

   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,和知道的意思相反。

    词语分解

    • 不的解释 不 ù 副词。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去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