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满江红 感事》 风共雨,何曾歇。

风共雨,何曾歇。

意思:风和雨,何曾歇。

出自作者[清]徐灿的《满江红 感事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过眼韶华》是一首描绘悲凉秋景、抒发家国情怀的诗篇。它以凄美的笔触,描绘了秋天的景象,并借此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忆和感慨。 首先,诗中通过“过眼韶华,凄凄又、凉秋时节”描绘了秋天的到来,给人以悲凉的感觉。接着,“听是处、捣衣声急,阵鸿凄切”则通过听觉的描写,营造出一种凄凉、哀伤的氛围。 然后,诗中借“往事堪悲闻玉树,采莲歌杳啼鹃血”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忆。这里的“玉树”和“采莲歌”都是指美好的往事,但“啼鹃血”则暗示了其中蕴含的悲痛和血泪。 接下来,“富贵已东流,金瓯缺”是对往昔富饶和繁荣的描述,但“金瓯缺”则暗示了曾经的辉煌已经逝去,如同东流之水。这种对比,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、繁华不再的感慨。 在描述了悲凉的秋景和往昔的回忆之后,诗中又描绘了“风共雨,何曾歇”的景象,进一步强化了悲凉的气氛。而“翘首望,乡关月”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渴望。 最后,“看金戈满地,万山云叠。斧钺行边遗恨在,楼船横海随波灭”是对现实状况的描绘,表达了战争的残酷和遗留下来的遗憾。而“到而今、空有断肠碑,英雄业”则是对这一切的总结,表达了英雄事业已成往事,只留下断肠的悲痛。 整首诗以秋景为背景,通过听觉、视觉和心理感受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追忆、对现实的感慨以及对英雄事业的缅怀。其语言优美,情感深沉,是一首优秀的诗篇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过眼韶华,凄凄又、凉秋时节。
听是处、捣衣声急,阵鸿凄切。
往事堪悲闻玉树,采莲歌杳啼鹃血。
叹当年、富贵已东流,金瓯缺。
风共雨,何曾歇。
翘首望,乡关月。
看金戈满地,万山云叠。
斧钺行边遗恨在,楼船横海随波灭。
到而今、空有断肠碑,英雄业。
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
徐灿(约1618-1698),字湘蘋,又字明深、明霞,号深明,又号紫言(竹字头)。江南吴县(今苏州市西南)人。明末清初女词人、诗人、书画家,为“蕉园五子”之一。光禄丞徐子懋女,弘文院大学士海宁陈之遴继妻。从夫宦游,封一品夫人。

工诗,尤长于词学。她的词多抒发故国之思、兴亡之感。又善属文、精书画、所画仕女设色淡雅、笔法古秀、工净有度、得北宋人法,晚年画水墨观音、间作花草。

著有《拙政园诗馀》三卷,诗集《拙政园诗集》二卷,凡诗二百四十六首,今皆存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何曾

    读音:hé zēng

    繁体字:何曾

    英语:did ever

    意思:
    1.为何,何故。
    《孟子公孙丑上》:“尔何曾比予于管仲?”赵岐注:“何曾,犹何乃也。”
    宋玉《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