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芳草渡/系裙腰》 惊晓日,喜春迟。

惊晓日,喜春迟。

意思:吃惊晓日,喜欢春迟。

出自作者[宋]张先的《芳草渡/系裙腰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风雪交加、寒气逼人的冬日景象,同时又以主人宴客的场景,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期盼和喜悦。 首句“主人宴客玉楼西”,点明了时间和地点,同时也暗示了这是一场盛大的宴会。接下来,“风飘雪、忽氛霏”,描绘了风雪交加的恶劣天气,营造了一种寒冷、萧瑟的氛围。 然而,诗人并未让这种萧瑟的氛围占据主导,而是以“唐昌花蕊渐平枝”,描绘了花朵在风雪中绽放的景象,表现出生命的坚韧和美好。同时,“浮光里,寒声聚,队禽栖”,也表现了冬日里万物蛰伏、蓄势待发的状态。 “惊晓日,喜春迟”,通过对比,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期盼和喜悦。而“野桥时伴梅飞”,则进一步强调了冬天的寒冷和春天的临近。 最后,“山明日远霁云披。溪上月,堂下水,并春晖”,则以明媚的春景作为结尾,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。 整首诗通过描绘冬日的寒冷和春天的美好,表达了生命的坚韧和人们对春天的期盼,同时也展现了自然万物的生机和活力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主人宴客玉楼西。
风飘雪、忽氛霏。
唐昌花蕊渐平枝。
浮光里,寒声聚,队禽栖。
惊晓日,喜春迟。
野桥时伴梅飞。
山明日远霁云披。
溪上月,堂下水,并春晖。
作者介绍 张先简介
张先(990—1078),字子野,乌程(今浙江湖州)人。天圣八年(1030)进士。历任宿州掾、吴江知县、嘉禾(今浙江嘉兴)判官。皇祐二年(1050),晏殊知永兴军(今陕西西安),辟为通判。后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,又知虢州。以尝知安陆,故人称“张安陆”。治平元年(1064)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,元丰元年卒,年八十九。

张先“能诗及乐府,至老不衰”(《石林诗话》卷下)。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,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,语言工巧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晓日

    读音:xiǎo rì

    繁体字:曉日

    意思:(晓日,晓日)

    1.朝阳。
    唐·刘禹锡《酬令狐相公使宅别斋初栽桂树见怀之作》诗:“影近画梁迎晓日,香随绿酒入金杯。”
    元·郝经《贤臺行》:“晓日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