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次韵和马都官宛溪浮桥》 在昔当阳侯,建桥临大川。

在昔当阳侯,建桥临大川。

意思:从前在当阳侯,建桥临大河。

出自作者[宋]梅尧臣的《次韵和马都官宛溪浮桥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标题是《在昔当阳侯,建桥临大川》。从标题可以看出,这是一首描绘桥梁建筑的诗,具体来说,是关于一座横跨大川的桥的昔日建设的诗。 首联“在昔当阳侯,建桥临大川。洪波不为阻,驰道南北连。”描绘了这座桥的历史背景和功能。当阳侯是古代的一个官职,这里可能暗指当阳侯所为,表达这座桥是古代的伟大工程。大川在这里象征着宽广的河流,这座桥临河而建,显示了它的雄伟和气魄。而“驰道南北连”则表明这座桥在交通上的重要地位,它连接了南北,使得南北之间的交通更为便捷。 颔联“何此小溪上,拟象坦且平。”这里诗人对桥在小溪上的景象进行了描绘,仿佛小溪上的这座桥就像一条平坦的道路一样。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桥的赞美,同时也暗示了桥的设计之巧妙。 接下来的几联“马头分朱栏,水底裁碧天。白雨紧大笮,断虹生横舷。游鱼不可见,车骑久临渊。”则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桥上的景象,如分列的朱栏、碧蓝的天空、急雨、彩虹、游鱼和车马等。这些景象生动地展现了桥上生活的丰富多样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热爱和向往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座横跨大川的桥梁建筑,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工程的赞美,同时也展现了桥梁在交通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意象丰富,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在昔当阳侯,建桥临大川。
洪波不为阻,驰道南北连。
何此小溪上,拟象坦且平。
马头分朱栏,水底裁碧天。
白雨紧大笮,断虹生横舷。
游鱼不可见,车骑久临渊。
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
梅尧臣(1002年5月31日—1060年5月27日)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

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,梅尧臣去世,年五十九。

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山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当阳

    读音:dāng yáng

    繁体字:噹陽

    意思:(当阳,当阳)

    1.古称天子南面向阳而治。
    《左传文公四年》:“昔诸侯朝正于王,王宴乐之,于是乎赋《湛露》,则天子当阳,诸侯用命也。”

  • 在昔

    读音:zài xī

    繁体字:在昔

    英语:in former times; in the past; formerly

    意思:从前;往昔。
    《书洪范》:“我闻在昔,鲧堙洪水,汩陈其五行。”<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