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次韵永叔试诸葛高笔戏书》 因看落纸字,大小得疏密。

因看落纸字,大小得疏密。

意思:通过看落纸字,大小得到精度。

出自作者[宋]梅尧臣的《次韵永叔试诸葛高笔戏书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作者对诸葛高笔墨的赞美,表达了自己对诸葛高笔墨的敬仰之情。 首段中,作者赞扬诸葛高笔墨的端劲和随意,没有一笔失误。接着,作者描述了诸葛高笔墨在纸上留下的字迹大小得当,疏密有致。这些描述都体现了诸葛高笔墨的高超技艺。 二段至八段,作者表达了自己对诸葛高笔墨的敬仰之情,并表达了自己想要学习前人技艺的愿望。作者自谦地表示自己无法胜任研墨、写字的工作,但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诸葛高笔墨的喜爱和敬仰之情。 最后一段,作者再次表达了对诸葛高笔墨的赞美之情,并表示要将这些笔墨献给公家,不让它们受到屈辱。整首诗充满了对诸葛高笔墨的敬仰和赞美之情,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自己的情感和思想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是一首赞美诸葛高笔墨的诗篇,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自己的情感和思想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情感真挚,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公负天下才,用心如用笔。
端劲随意行,曾无一画失。
因看落纸字,大小得疏密。
笔工诸葛高,海内称第一。
频年值我来,我媿不堪七。
安能事墨研,欲效前人述。
懒性真嵇康,闲坐喜扪虱。
是以持献公,不使物受屈。
果然公爱之,奇踪写名实。
岂惟播今时,当亦传异日。
嗟哉试笔诗,藏不容人乞。
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
梅尧臣(1002年5月31日—1060年5月27日)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

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,梅尧臣去世,年五十九。

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山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疏密

    读音:shū mì

    繁体字:疏密

    意思:
    1.稀疏与稠密。
    三国·魏·何晏《景福殿赋》:“斑闲赋白,疏密有章。”疏密,一本作“疏密”。
    南朝·梁简文帝《答湘东王上王羲之书》:“试笔成文,临池染墨,

  • 大小

    读音:dà xiǎo

    繁体字:大小

    短语:老老少少

    英语:magnitude

    意思:
    1.大与小;大或小。
    《礼记月令》:“﹝孟冬之月﹞审棺椁之薄厚,茔

  • 落纸

    读音:luò zhǐ

    繁体字:落紙

    意思:(落纸,落纸)
    落笔。
    唐·杜甫《饮中八仙歌》:“张旭三杯草圣传,脱帽露顶王公前,挥毫落纸如云烟。”
    宋·曾巩《答葛薀》诗:“想当经营初,落纸有如神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