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次韵孔平仲著作见寄四首》 文章亦细事,勤苦定何足。

文章亦细事,勤苦定何足。

意思:文章也是小事,勤苦定什么。

出自作者[宋]苏辙的《次韵孔平仲著作见寄四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以朴实自然的语言,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家庭生活的描绘,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事的不满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。 首先,诗中描绘了诗人对治生的不擅长,儿女满堂的惊讶,作官的迂腐,因缘牵扯导致的罪罟,以及读书带来的疾病。这些描绘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不满和无奈。 其次,诗中描绘了家庭生活的温馨,妻子眼昏不能照料,上官的同情和馈赠,以及归隐生活的期望。这些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家庭情感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自我安慰。 最后,诗中表达了对世事的无奈和对文学的热爱。诗人认为文章也是细事,只要勤苦定何足,这表明诗人对文学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。然而,诗中也表达了对别人的攻击和不理解,这反映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。 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,情感真挚,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家庭生活的描绘,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事的不满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治生非所长,儿女惊满屋。
作官又迂疏,不望载朱毂。
因缘罣罪罟,未许即潜伏。
空余读书病,日与古人逐。
老妻怜眼昏,入夜屏灯烛。
上官念贫寠,时节馈醪肉。
衰年类蒲柳,世事剧麻粟。
数日望归田,寄语先栽竹。
文章亦细事,勤苦定何足。
君诗四相攻,欲看守陴哭。
愧无即墨巧,不解火牛触。
自非太学生,雕琢事干禄。
安心已近道,闭口岂非福。
胡为调狂词,玉石相落碌。
腹中抱丹砂,舌下漱白玉。
作诗虽云好,未免乱心目。

作者介绍 苏辙简介
苏辙(1039年3月18日—1112年10月25日),字子由,一字同叔,晚号颍滨遗老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)人,北宋文学家、诗人、宰相,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

嘉祐二年(1057年),苏辙登进士第,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、商州军事推官。宋神宗时,因反对王安石变法,出为河南留守推官。此后随张方平、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。宋哲宗即位后,获召入朝,历官右司谏、御史中丞、尚书右丞、门下侍郎等职。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,落职知汝州。此后连贬数处。蔡京掌权时,再降朝请大夫,遂以太中大夫致仕,筑室于许州。

政和二年(1112年),苏辙去世,年七十四,追复端明殿学士、宣奉大夫。宋高宗时累赠太师、魏国公,宋孝宗时追谥“文定”。

苏辙与父亲苏洵、兄长苏轼齐名,合称“三苏”。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,以散文著称,擅长政论和史论,苏轼称其散文“汪洋澹泊,有一唱三叹之声,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”。其诗力图追步苏轼,风格淳朴无华,文采少逊。苏辙亦善书,其书法潇洒自如,工整有序。著有《诗传》、《春秋传》、《栾城集》等行于世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细事

    读音:xì shì

    繁体字:細事

    英语:trifle

    意思:(细事,细事)
    小事。
    《诗唐风采苓》“采苓采苓,首阳之巅”毛传:“采苓,细事也;首阳,幽辟也。细事,喻小行也;幽辟,

  • 勤苦

    读音:qín kǔ

    繁体字:勤苦

    英语:hardworking; diligent

    意思:勤劳刻苦。
    《墨子兼爱下》:“今岁有疠疫,万民多有勤苦冻馁,转死沟壑中者。”
    唐·杜

  • 文章

    读音:wén zhāng

    繁体字:文章

    短语:稿子 章

    英语:article

    意思:
    1.错杂的色彩或花纹。
    《墨子非乐上》:“是故子墨子之所以非乐者

  • 何足

    读音:hé zú

    繁体字:何足

    意思:犹言哪里值得。
    《史记秦本纪》:“﹝百里傒﹞谢曰:‘臣亡国之臣,何足问!’”晋·干宝《搜神记》卷一六:“颖心怆然,即寤,语诸左右,曰:‘梦为虚耳,亦何足怪。’”明·李贽《复夏道甫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