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桃源忆故人·莺愁燕苦春归去》 况是长亭暮。

况是长亭暮。

意思:更何况是长亭晚。

出自作者[宋]欧阳修的《桃源忆故人·莺愁燕苦春归去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,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离别的场景,表达了离别之人的愁苦和行客的无奈之情。 首句“莺愁燕苦春归去。”便奠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,诗人用“莺愁”和“燕苦”来形容春天的离去,给人以悲凉之感,同时又暗示了离别的痛苦。接下来,“寂寂花飘红雨。”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,花瓣随着雨点飘落,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迫近。 “碧草绿杨歧路。”这句诗描绘了离别之地——岔路口的景象,碧草、绿杨,象征着离别之人的深情和不舍,而歧路则暗示了前路的迷茫和不确定性。这句诗为离别的场景增添了几分凄凉和哀伤。 “况是长亭暮。”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离别的时刻是在长亭这个特定的时刻,长亭是古代送别的地方,暮色中的长亭更增添了离别的哀伤和凄凉。 接下来的两句,“少年行客情难诉。泣对东风无语。”描绘了行客的内心世界,他面对离别,情难自已,泣对东风,却无法表达自己的情感。这种无言的痛苦和无奈,让人深感同情。 最后,“目断两三烟树。翠隔江淹浦。”这两句描绘了行客离开后的景象,他望眼欲穿,只看到两三棵隔江而立的树木,这种景象更加深了离别的哀伤和凄凉。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离别场景,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情感表达,展现了离别之人的愁苦和行客的无奈之情,是一首非常优秀的抒情诗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莺愁燕苦春归去。
寂寂花飘红雨。
碧草绿杨歧路。
况是长亭暮。
少年行客情难诉。
泣对东风无语。
目断两三烟树。
翠隔江淹浦。
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
欧阳修(1007年8月1日-1072年9月22日),字永叔,号醉翁、六一居士,汉族,吉州永丰(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)人,北宋政治家、文学家,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。因吉州原属庐陵郡,以“庐陵欧阳修”自居。官至翰林学士、枢密副使、参知政事,谥号文忠,世称欧阳文忠公。累赠太师、楚国公。与韩愈、柳宗元、苏轼、苏洵、苏辙、王安石、曾巩合称“唐宋八大家”,并与韩愈、柳宗元、苏轼被后人合称“千古文章四大家”。

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。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,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。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,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。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,也对诗风、词风进行了革新。在史学方面,也有较高成就,他曾主修《新唐书》,并独撰《新五代史》。有《欧阳文忠集》传世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长亭

    读音:cháng tíng

    繁体字:長亭

    英语:road-side pavilion

    意思:(长亭,长亭)
    古时于道路每隔十里设长亭,故亦称“十里长亭”。供行旅停息。近城者常为送别之处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