弭节山中宿,思归夜半啼。
意思:停车山中住宿,想回家半夜啼哭。
出自作者[宋]文同的《寄景孺提刑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的题目是《江由岩嶮地,万木与云齐》,它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和诗人感受的诗篇。通过对江由岩嶮地万木葱茏、麝香草香气四溢、春泥滑腻、虎迹遍地的生动描绘,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归乡的思念之情。
首联“江由岩嶮地,万木与云齐。”描绘了江由岩嶮地的自然风光,山势险峻,林木茂盛,与云朵齐高。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深刻理解,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壮丽景色的深深敬畏和赞叹。
颔联“弭节山中宿,思归夜半啼。”描述了诗人在山中停留过夜,半夜听到鸟兽的啼叫,勾起了他对家乡的思念。这里的“弭节山中宿”可能暗示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敬畏,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山中生活的短暂停留和深深的思考。而“思归夜半啼”则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,夜晚的鸟兽啼叫更加强化了这种情感。
颈联“麝香沾野草,虎迹滑春泥。”进一步描绘了山中野外的景象。麝香草香气四溢,虎迹遍地,春泥滑腻。这些生动的细节描绘了山中的生机和活力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赞叹。
尾联“到此须凭酒,何人手可携。”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美景的感慨和对归乡的渴望。这里的“到此须凭酒”暗示了诗人需要借助酒的力量来感受和欣赏山中的美景,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之情。而“何人手可携”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,他希望有人能带他回到那个地方,回到那个让他魂牵梦萦的地方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,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归乡的渴望。它是一首富有情感和生命力的诗篇,值得我们细细品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