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德遗文在,兴衰自古同。
意思:道德律文在,兴衰自古同。
出自作者[唐]徐铉的《吴王挽词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《倏忽千龄尽,冥茫万事空》是一首对历史兴衰的深刻反思和感慨的诗。它通过对青松洛阳陌、荒草建康宫等景象的描绘,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人类的存在和价值的思考。
首联“倏忽千龄尽,冥茫万事空”,诗人用“倏忽千龄”来形容时间的流逝之快,用“冥茫”来形容万事的无常和虚无。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无情、万事无常的感慨,引人深思。
颔联“青松洛阳陌,荒草建康宫”,诗人描绘了洛阳和建康两个古都的景象,青松和荒草分别代表了历史的繁荣和衰败。这一联通过对比,表达了历史的兴衰无常,让人感叹不已。
颈联“道德遗文在,兴衰自古同”,诗人认为道德和文化遗产是永恒的,而兴衰却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。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道德和文化的重视,同时也揭示了历史的普遍规律。
尾联“受恩无补报,反袂泣途穷”,诗人用自身的经历来表达对恩人的感激之情,但自己却无以回报,只能感慨万千。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,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真实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历史景象的描绘和对兴衰的反思,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历史的敬畏之情。它提醒我们要珍惜当下,追求道德和文化,同时也应该感恩他人,珍惜自己的生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