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湖边采莲妇》 愿学秋胡妇,贞心比古松。

愿学秋胡妇,贞心比古松。

意思:愿意学习秋胡妻,贞心比古松。

出自作者[唐]李白的《湖边采莲妇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描绘家庭生活的诗,通过对小姑和大嫂的描绘,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情感。 首句“小姑织白纻,未解将人语”描绘了小姑在织白纻(一种纺织品),但还未学会与人交流。这里暗示了小姑的纯真和无知,她还在学习如何适应社会,如何与人沟通。这种描绘让人感到小姑的可爱和纯真,同时也让人对她的未来充满了期待。 第二句“大嫂采芙蓉,溪湖千万重”则描绘了大嫂在溪湖采芙蓉的场景,表现出大嫂的勤劳和智慧。这里的芙蓉象征着纯洁和高雅,而大嫂的勤劳和智慧也得到了展现。 第三句“长兄行不在,莫使外人逢”描绘了长兄离家在外,小姑和大嫂在家中的情况。这里表达了她们对长兄的思念和关心,同时也提醒他们要注意安全,不要让外人碰到。这种情感的表达让人感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重要性。 最后一句“愿学秋胡妇,贞心比古松”则是小姑的愿望,她希望自己能够像秋胡妇一样贞洁,像古松一样坚定不移。这里表达了她对贞洁和坚定的追求,也表现了她内心的坚强和独立。 整首诗通过描绘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情感,展现了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重要性。同时,通过对小姑和大嫂的描绘,也表现了她们的纯真、勤劳、智慧和坚强,让人感到她们的可敬和可爱。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,情感真挚动人,是一首优秀的家庭生活诗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小姑织白纻,未解将人语。
大嫂采芙蓉,溪湖千万重。
长兄行不在,莫使外人逢。
愿学秋胡妇,贞心比古松。
作者介绍 李白简介
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又号“谪仙人”,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,与杜甫并称为“李杜”,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其人爽朗大方,爱饮酒作诗,喜交友。

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,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,代表作有《望庐山瀑布》、《行路难》、《蜀道难》、《将进酒》、《梁甫吟》、《早发白帝城》等多首。

李白所作词赋,宋人已有传记(如文莹《湘山野录》卷上),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,“李白词”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秋胡

    读音:qiū hú

    繁体字:秋衚

    意思:春秋·鲁人,婚后五日,游宦于陈,五年乃归,见路旁美妇采桑,赠金以戏之,妇不纳。及还家,母唿其妇出,即采桑者。妇斥其悦路旁妇人,忘母不孝,好色淫佚,愤而投河死。事见汉·刘向《列女传鲁秋洁妇》。后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