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人日聚星堂燕集探韵得丰字》 退之亦尝云,青蒿倚长松。

退之亦尝云,青蒿倚长松。

意思:他也曾说退,青蒿靠在高大的松树。

出自作者[宋]欧阳修的《人日聚星堂燕集探韵得丰字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诗歌,它以一种富有诗意的语言,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。 首先,诗中描述了“污池以其下,众流之所锺”的景象,表达了水的汇聚和流淌,象征着生命的汇聚和流动。接着,诗中又以“尺水无长澜,蛟龙岂其容”来描绘水的平静和深沉,表达了生命的平静和深沉。 诗中还表达了人生的哲理,如“顾予诚鄙薄,群俊枉高踪。得一不为少,虽多肯辞岂。”诗人认为自己虽然出身卑微,但并不自轻自弃,反而对群俊的才华表示敬仰。诗人认为即使得到的东西不多,但只要真心对待,即使数量再多也不会感到满足。 此外,“譬如登圆坛,罗列璧与琮。又若飨钧天,左右间笙镛。文章烂照耀,应和相撞舂。”这几句诗则描绘了人生的丰富多彩和无限可能性。就像登上圆形的祭坛,可以看到各种美丽的宝石和玉器;就像参加盛大的宴会,可以感受到各种音乐和声音的交织;就像在灿烂的文学中徜徉,可以感受到各种思想和情感的碰撞。 最后,“而予处其间,眩晃不知从。”诗人表达了自己在人生的繁华和美丽中感到眩晕和困惑。然而,“退之亦尝云,青蒿倚长松。”诗人也明白,虽然人生有时会感到困惑和眩晕,但就像青蒿依靠长松一样,自己也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为主题,表达了生命的汇聚、平静、丰富、无限可能性和自己的价值和意义。它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诗歌,值得一读再读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污池以其下,众流之所锺。
尺水无长澜,蛟龙岂其容。
顾予诚鄙薄,群俊枉高踪。
得一不为少,虽多肯辞岂。
譬如登圆坛,罗列璧与琮。
又若飨钧天,左右间笙镛。
文章烂照耀,应和相撞舂。
而予处其间,眩晃不知从。
退之亦尝云,青蒿倚长松。
新阳发群枯,生意渐丰茸。
暮雪浩方积,醁醅寒更浓。
毋言轻此乐,此乐难屡逢。
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
欧阳修(1007年8月1日-1072年9月22日),字永叔,号醉翁、六一居士,汉族,吉州永丰(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)人,北宋政治家、文学家,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。因吉州原属庐陵郡,以“庐陵欧阳修”自居。官至翰林学士、枢密副使、参知政事,谥号文忠,世称欧阳文忠公。累赠太师、楚国公。与韩愈、柳宗元、苏轼、苏洵、苏辙、王安石、曾巩合称“唐宋八大家”,并与韩愈、柳宗元、苏轼被后人合称“千古文章四大家”。

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。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,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。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,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。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,也对诗风、词风进行了革新。在史学方面,也有较高成就,他曾主修《新唐书》,并独撰《新五代史》。有《欧阳文忠集》传世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长松

    读音:cháng sōng

    繁体字:長鬆

    意思:(长松,长松)
    药草名。服之可黑鬚髮。
    宋·苏轼《谢王泽州寄长松兼简张天觉》诗之一:“莫道长松浪得名,能教覆额两眉青。”
    明·李时珍《本草纲目草一

  • 青蒿

    读音:qīng hāo

    繁体字:青蒿

    英语:southernwood

    意思: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。叶互生,细裂如丝,有特殊气味。茎、叶可入药。嫩者可食。也叫“香蒿”。
    唐·韩愈《醉留东野》诗: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