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送潘巡检之闽中》 京师到闽海,秋色几程余。

京师到闽海,秋色几程余。

意思:北京到福建沿海,秋色几程我。

出自作者[明]高启的《送潘巡检之闽中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京师到闽海,秋色几程余。莎栅山兵守,榕林岛户居。晓衙鸡应鼓,晚逻骑随车。清世元无盗,将军好读书》是一首描绘旅途风景和军人生活的诗。它通过描绘士兵在京师与闽海的旅途中的所见所感,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赞美和对军人的敬意。 首句“京师到闽海,秋色几程余”描绘了旅途的起点和终点,以及即将到来的季节——秋天。诗人用“几程余”来形容路程的短暂,暗示了旅途的艰辛和漫长。 “莎栅山兵守,榕林岛户居”描绘了士兵们的居住环境和守卫方式。莎栅和榕林是两种不同的自然环境,莎栅的山和榕林的岛都体现了环境的艰苦和士兵们的坚韧不拔。 “晓衙鸡应鼓,晚逻骑随车”描绘了士兵们的生活节奏和工作方式。早晨鸡鸣响应鼓声,晚间骑马跟随车辆进行巡逻,这种规律的生活节奏体现了士兵们的敬业精神和忠诚。 “清世元无盗,将军好读书”是对整个社会的赞美。诗人认为在这样一个清明的社会里,没有盗贼的存在,这体现了社会的和谐与安定。而将军好读书,则表达了对知识、文化和教育的重视,也体现了对军人的尊重和敬意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风景和军人生活,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赞美和对军人的敬意。同时,它也体现了诗人对社会、文化和教育的理解和赞赏。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,情感真挚深沉,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京师到闽海,秋色几程余。
莎栅山兵守,榕林岛户居。
晓衙鸡应鼓,晚逻骑随车。
清世元无盗,将军好读书。
作者介绍 高启简介
高启(1336-1374),汉族,元末明初著名诗人,文学家。字季迪,号槎轩,长洲(今江苏苏州市)人。元末隐居吴淞青丘,自号青丘子。高启才华高逸,学问渊博,能文,尤精于诗,与刘基、宋濂并称“明初诗文三大家”,又与杨基、张羽、徐贲被誉为“吴中四杰”,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“初唐四杰”。又与王行等号“北郭十友”。

明洪武初,以荐参修《元史》,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,受命教授诸王。擢户部右侍郎,力辞不受。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,获罪被诛。高启曾为之作《郡治上梁文》,有“龙蟠虎踞”四字,被疑为歌颂张士诚,连坐腰斩。著有《高太史大全集》、《凫藻集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闽海

    读音:mǐn hǎi

    繁体字:閩海

    意思:(闽海,闽海)
    指福建和浙江南部沿海地带。
    明徐渭《君从》诗:“君从闽海下南昌,正值中官降玉皇。”

    解释:1.指福建和浙江南部沿海地

  • 京师

    读音:jīng shī

    繁体字:京師

    英语:capital

    意思:(京师,京师)

    1.《诗大雅公刘》:“京师之野,于时处处。”
    马瑞辰通释:“京为豳国之地名……吴斗南

  • 秋色

    读音:qiū sè

    繁体字:秋色

    英语:autumn scenery

    意思:
    1.秋日的景色、气象。
    北周·庾信《周骠骑大将军柴烈李夫人墓志铭》:“秋色悽怆,松声断绝,百年几何,归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