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三月三日祓禊洛滨》 水引春心荡,花牵醉眼迷。

水引春心荡,花牵醉眼迷。

意思:水引春心荡,花着醉眼迷离。

出自作者[唐]白居易的《三月三日祓禊洛滨》

全文赏析

【注释】:
原序:
开成二年三月三日,河南尹李待价以人和岁稔,将禊于洛滨。前一日,启留守裴令公。令公明日召太子少傅白居易、太子宾客萧籍李仍叔刘禹锡、前中书舍人郑居中、国子司业裴恽、河南少尹李道枢、仓部郎中崔晋、伺封员外郎张可续、驾部员外郎卢言、虞部员外郎苗(忄音)、和州刺史裴俦、淄州刺史裴洽、检校礼部员外郎杨鲁士、四门博士谈弘谟等一十五人,合宴于舟中。由斗亭,历魏堤,抵津桥,登临溯沿,自晨及暮,簪组交映,歌笑间发,前水嬉而后妓乐,左笔砚而右壶觞,望之若仙,观者如堵。尽风光之赏,极游泛之娱。美景良辰,赏心乐事,尽得于今日矣。若不记录,谓洛无人,晋公首赋一章,铿然玉振,顾谓四座继而和之,居易举酒抽毫,奉十二韵以献。[座上作。]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三月草萋萋,黄莺歇又啼。
柳桥晴有絮,沙路润无泥。
禊事修初半,游人到欲齐。
金钿耀桃李,丝管骇凫鹥。
转岸回船尾,临流簇马蹄。
闹翻扬子渡,蹋破魏王堤。
妓接谢公宴,诗陪荀令题。
舟同李膺泛,醴为穆生携。
水引春心荡,花牵醉眼迷。
尘街从鼓动,烟树任鸦栖。
舞急红腰软,歌迟翠黛低。
夜归何用烛,新月凤楼西。
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

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醉眼

    读音:zuì yǎn

    繁体字:醉眼

    短语:泪眼 沙眼

    英语:eyes showing the effects of drink

    意思:醉后迷煳的眼睛。
    唐·杜甫《

  • 春心

    读音:chūn xīn

    繁体字:春心

    英语:desire for love; longing for love; thoughts of love

    意思:
    1.春景所引发的意兴或情怀。

  • 水引

    读音:shuǐ yǐn

    繁体字:水引

    意思:亦称“水引馎饦”。
    面条的别名。
    《初学记》卷二六引晋·范汪《祠制》:“孟秋下雀瑞,孟冬祭下水引。”
    清·俞正燮《癸巳存稿面条子》:“面条子,曰切面、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