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山寺》 麝香眠石竹,鹦鹉啄金桃。

麝香眠石竹,鹦鹉啄金桃。

意思:麝香石竹睡眠,鹦鹉啄金桃。

出自作者[唐]杜甫的《山寺》

全文赏析

【鹤注】此诗乾元二年在秦州作。

  野寺残僧少,山园细路高。麝香眠石竹①,鹦鹉啄金桃②。乱水通人过③。悬崖置屋牢④。上方重阁晚⑤,百里见秋毫。

  (山寺,记胜游也。首二总提。石竹、金桃,此山园之物。麝香自眠,鹦鹉皆啄,可见残僧之少矣。牢屋、重阁,乃野寺之房。涉水登崖,上方远见,又知细路之高矣。此诗分承互应,脉理精密如此。赵汸云:鹦鹉二句,本状寺之荒芜,以秦陇所产禽兽花木言之,语反精丽。《图经》:阁道莺旋,上下千余丈者,即“山园细路高”也。其山下水,纵横可涉音,即“乱水通人过”也。又《玉堂闲话》云:麦积山,梯空架险而上,其间千房万室,悬空蹑虚。即“悬崖置屋牢”也。又云:高槛可以眺望,虚窗可以来风。即“百里见纤毫”也。残僧少,言余僧无几也。残与少有别。)

  ①嵇康《养生论》:“麝食柏而香。”《本草》:麝香形似麝,常食柏叶得香。《西阳杂俎》:卫公云:蜀中石竹有碧花。②祢衡《鹦鹉赋》:“命虞人于陇坻。”知鹦鹉为陇右所产者。《唐·西域传》:康者,一曰萨未鞬,亦曰飒末建。贞观时岁入贡金桃、银桃,诏令植苑中。【鹤注】崇仁饶焯景仲与余言:尝见武林有金桃,色如杏,七八月熟。因知《东都事略》所记外国进金桃、银桃种,即此也。③《尔雅·释水》:“正绝流曰乱。”《诗》:“涉渭为乱。”鲍照诗:“悬装乱水区。”陶潜《桃花源序》:“舍船往口入,初极狭,才通人。”④何逊诗:“悬崖抱奇崛。”⑤【邵注】上方谓僧之方丈,在山顶也。《维摩诘经》:“升于上方。”《汉书·翼奉传》:“上方之情乐也。”孟康注:“上方,谓北与东也。阳气所萌生,故曰上方。”崔湜诗:“升攀重阁迥。”
-----------仇兆鳌 《杜诗详注》-----------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野寺残僧少,山园细路高。
麝香眠石竹,鹦鹉啄金桃。
乱石通人过,悬崖置屋牢。
上方重阁晚,百里见秋毫。
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
杜甫(712年—770年),字子美,汉族,本襄阳人,后徙河南巩县。自号少陵野老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。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,杜甫也常被称为“老杜”。

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,被后人称为“诗圣”,他的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后世称其杜拾遗、杜工部,也称他杜少陵、杜草堂。

杜甫创作了《春望》《北征》《三吏》《三别》等名作。乾元二年(759年)杜甫弃官入川,虽然躲避了战乱,生活相对安定,但仍然心系苍生,胸怀国事。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,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,从其名作《饮中八仙歌》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。

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,他有“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”的宏伟抱负。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,但后来声名远播,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,大多集于《杜工部集》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石竹

    读音:shí zhú

    繁体字:石竹

    英语:pink

    意思:
    1.多年生草本植物。常植于庭院供观赏。
    唐·李白《宫中行乐词》之一:“山花插宝髻,石竹绣罗衣。”
    宋·范成

  • 麝香

    读音:shè xiāng

    繁体字:麝香

    短语:

    英语:muskiness

    意思:
    1.指麝。
    《后汉书西南夷传冉駹夷》:“又有五角羊、麝香、轻毛毼鸡

  • 鹦鹉

    读音:yīng wǔ

    繁体字:鸚鵡

    意思:(鹦鹉,鹦鹉)

    1.鸟名。头圆,上嘴大,呈钩状,下嘴短小,舌大而软,羽毛色彩美丽,有白、赤、黄、绿等色。能效人语,主食果实。
    《礼记曲礼上》:“鹦鹉能言,不

  • 金桃

    读音:jīn táo

    繁体字:金桃

    意思:桃的一种。
    南朝·梁·任昉《述异记》卷上:“日本国有金桃,其实重一斤。”
    唐·杜甫《山寺》诗:“麝香眠石竹,鹦鹉啄金桃。”
    仇兆鰲注引朱鹤龄曰:“崇仁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