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朝竟不用,白首仍忧时。
意思:清朝最后不使用,老仍忧虑时。
出自作者[宋]苏轼的《故李承诚之待制六丈挽词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是一首对公的赞扬和怀念,表达了对公的敬仰和怀念之情。
首先,诗中通过松树、天骥等自然物象,表达了对公的赞美之情。松树象征着坚韧不拔、生命力旺盛,而天骥则代表着才华横溢、潜力无限。这些物象都与公的品质和才华相契合。
其次,诗中通过描述公的才华和品德,表达了对公的敬仰之情。公在年少时就已经展现出了不凡的才华和品德,他能够从容应对各种场合,无论是庙堂之高还是江湖之远,都能够游刃有余。公的言谈举止之间都充满了自信和豪情,他的慷慨激昂、英勇无畏,令人敬仰不已。
然而,诗中也表达了对公的惋惜之情。尽管公才华横溢、品德高尚,但他的才华和品德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和认可。在朝堂之上,公的言辞和忠诚并没有得到朝廷的认可和重用,反而遭受了奸雄的嫉妒和排挤。这让人们感到惋惜和无奈。
最后,诗中表达了对公的怀念之情。公已经离开了很长时间,江湖之上也已经生出了白须。曾经的耆旧都已经不在了,只剩下零落存者寥寥无几。人们怀念着公的才华和品德,感叹着他的离去。
整首诗情感真挚、语言优美,表达了对公的敬仰、怀念之情。通过松树、天骥等物象,以及公的才华和品德的描述,让人们感受到了公的伟大之处。同时,诗中也表达了对朝廷的不满和无奈,以及对奸雄的谴责和抨击。整首诗充满了对公的敬仰和怀念之情,是一首感人至深的佳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