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春日过奉诚园(一作曲江,一作玉林园)》 咏德先臣没,成蹊大树存。

咏德先臣没,成蹊大树存。

意思:咏德先臣死,成蹊大树保存。

出自作者[唐]畅当的《春日过奉诚园(一作曲江,一作玉林园)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标题是《帝里阳和日,游人到御园》,是一首描绘京城春日景象的诗。诗中通过对京城御花园的生动描绘,表达了作者对京城繁荣景象的赞美和对先臣的敬仰之情。 首联“帝里阳和日,游人到御园”,描绘了京城春日的阳光明媚、游人如织的景象。阳和,即春天的阳气,这里代指春日。御园,即皇帝的园林,这里指代京城中的皇家园林。这一联通过描绘游人到御园的场景,展现了京城春日的繁华和热闹。 颔联“暖催新景气,春认旧兰荪”,进一步描绘了京城春日的景象。暖催新景气,描绘了春日的温暖催生了新的生机和气象,表达了春天带来的新希望和新活力。春认旧兰荪,则表达了春天认出了旧时的兰荪,即兰花,象征着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延续。 颈联“咏德先臣没,成蹊大树存”,通过咏叹先臣之德和描述大树存留,表达了对先臣的敬仰和对生命的珍视。这里的大树存留,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坚韧。 尾联“献地非更宅,遗忠永奉恩。又期攀桂后,来赏百花繁”,表达了作者对京城繁荣景象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期待。攀桂后,来赏百花繁,表达了作者对京城春日美景的期待和向往,也暗示着作者对未来的美好憧憬。 整首诗通过对京城春日景象的描绘,表达了作者对京城繁荣景象的赞美和对先臣的敬仰之情。同时,也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生命的珍视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是一首优秀的诗篇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帝里阳和日,游人到御园。
暖催新景气,春认旧兰荪。
咏德先臣没,成蹊大树存。
见桐犹近井,看柳尚依门。
献地非更宅,遗忠永奉恩。
又期攀桂后,来赏百花繁。
作者介绍
畅当,生卒年不详,河东(今山西永济)人,唐后期儒士。官宦世家,畅璀之子。初以子弟被召从军,后登大历七年进士第。贞元初,为太常博士,终果州刺史。与弟诸皆有诗名。诗一卷。畅当父亲畅璀,唐肃宗时官至散骑常侍,唐代宗时,与裴冕、贾至、王延昌待制集贤院,终于户部尚书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咏德

    读音:yǒng dé

    繁体字:詠德

    意思:(咏德,咏德)
    歌颂赞叹高尚的品德。
    汉·王褒《四子讲德论》:“含淳咏德之声盈耳,登降揖让之礼极目。”

    解释:1.歌颂赞叹高尚的品德

  • 先臣

    读音:xiān chén

    繁体字:先臣

    意思:古代臣于君前称自己已死的祖先、父亲为“先臣”。
    《左传文公十五年》:“宋·华耦来盟……公与之宴,辞曰:‘君之先臣督,得罪于宋殇公,名在诸侯之策,臣承其祀,其敢辱君?’”杜预

  • 大树

    读音:dà shù

    繁体字:大樹

    意思:(大树,大树)
    指东汉·冯异。
    《旧五代史世袭传一李茂贞》:“但御军整众,都无纪律,当食则造庖厨,往往席地而坐,内外持管钥者,亦唿为司空太保,与夫细柳、大树之威名,盖相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