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送凤翔范书记》 西京无暑气,夏景似清秋。

西京无暑气,夏景似清秋。

意思:西京没有天气,夏景似清秋。

出自作者[唐]李频的《送凤翔范书记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西京无暑气,夏景似清秋。天府来相辟,高人去自由。江山通蜀国,日月近神州。若共将军语,河兰地未收。》是一首描绘京城清凉景色的诗,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。 首联“西京无暑气,夏景似清秋”描绘了京城清凉的气候,没有暑气的侵扰,夏季的景色如同清秋一般清爽宜人。这样的环境让人感到舒适和愉悦,也体现了京城优越的自然环境。 颔联“天府来相辟,高人去自由”表达了对天府之国和自由生活的向往。天府之国象征着富饶、安定和繁荣,而高人去自由则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。在这里,人们可以远离世俗的纷扰,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。 颈联“江山通蜀国,日月近神州”描绘了京城周围的自然景色和地理位置。江山相连,如同与蜀国相连;日月临近神州,展现出京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。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描绘,展现了京城的美景和地理位置的优越性。 尾联“若共将军语,河兰地未收”表达了对与高人交流的渴望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。这里将军是一个象征,代表着自由、高尚和智慧的人。诗人渴望与这样的人交流,表达了对高人的敬仰和赞美。同时,“河兰地未收”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留恋之情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京城清凉的气候、优越的自然环境、周围的自然景色和地理位置,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。同时,诗人也表达了对与高人交流的渴望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仰之情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西京无暑气,夏景似清秋。
天府来相辟,高人去自由。
江山通蜀国,日月近神州。
若共将军语,河兰地未收。
作者介绍
李频(818—876),字德新,唐寿昌长汀源(今浙江建德李家镇)人,葬于永乐(今李家),唐代后期诗人。幼读诗书,博览强记,领悟颇多。著有《梨岳集》一卷,附录一卷。

寿昌县令穆君曾游灵栖洞,即景吟诗:“一径入双崖,初疑有几家。行穷人不见,坐久日空斜”。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。时李频从行,续吟:“石上生灵笋,池中落异花。终须结茅屋,到此学餐霞。”穆君大为赞赏。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西京

    读音:xī jīng

    繁体字:西京

    英语:Xijing

    意思:古都名。
    (1)西汉都长安,东汉改都洛阳,因称洛阳为东京,长安为西京。
    (2)隋炀帝建洛阳为东京,因称长安为西京。

  • 暑气

    读音:shǔ qì

    繁体字:暑氣

    英语:(summer) heat

    意思:(暑气,暑气)
    盛夏时的热气。
    《周礼天官凌人》“夏颁冰掌事”汉·郑玄注:“暑气盛,王以冰颁赐,则主为之

  • 清秋

    读音:qīng qiū

    繁体字:清秋

    意思:明凈爽朗的秋天。
    晋·殷仲文《南州桓公九井作》诗:“独有清秋日,能使高兴尽。”
    唐·杜甫《宿府》诗:“清秋幕府井梧寒,独宿江城蜡炬残。”
    清·吴谦牧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