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寄石学士》 与君尝大言,定作青山邻。

与君尝大言,定作青山邻。

意思:和你曾经大谈,定出青山为邻。

出自作者[宋]范仲淹的《寄石学士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一种淡泊名利、清白自守的生活态度,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向往。 首联“家有清白志,所实甑中尘。”描绘了诗人对清白生活的向往,即使生活再艰难,也要坚守自己的信念和操守。这一联通过比喻,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清白生活的执着追求。 “休去无生涯,老来犹苦辛。”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反思,认为过去的生活没有意义,直到老年才意识到生活的艰辛。这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待。 “一麾了婚嫁,万事蠹精神。”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,认为结婚嫁娶是人生大事,其他事情都不重要。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简单、朴素的理解。 “与君尝大言,定作青山邻。”诗人表示愿意与朋友共同追求理想的生活,并承诺在青山为邻,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。这体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。 最后,“蹭蹬未携手,得无羞故人。”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能与朋友携手共进、实现理想的遗憾和羞愧之情。这体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清白生活的向往、对简单生活的理解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,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。同时,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家有清白志,所实甑中尘。
休去无生涯,老来犹苦辛。
一麾了婚嫁,万事蠹精神。
与君尝大言,定作青山邻。
蹭蹬未携手,得无羞故人。
作者介绍 范仲淹简介
范仲淹(989年8月29日-1052年5月20日),字希文,汉族。苏州吴县人。北宋杰出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。

范仲淹幼年丧父,母亲改嫁长山朱氏,遂更名朱说。大中祥符八年(1015年),范仲淹苦读及第,授广德军司理参军,迎母归养,改回本名。后历任兴化县令、秘阁校理、陈州通判、苏州知州等职,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。康定元年(1040年),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,采取“屯田久守”方针,巩固西北边防。庆历三年(1043年),出任参知政事,发起“庆历新政”。不久后,新政受挫,范仲淹被贬出京,历知邠州、邓州、杭州、青州。皇祐四年(1052年),改知颍州,范仲淹扶疾上任,于途中逝世,年六十四。追赠兵部尚书、楚国公,谥号“文正”,世称范文正公。

范仲淹政绩卓著,文学成就突出。他倡导的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,对后世影响深远。有《范文正公文集》传世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青山

    读音:qīng shān

    繁体字:青山

    意思:
    1.青葱的山岭。
    《管子地员》:“青山十六施,百一十二尺而至于泉。”
    唐徐凝《别白公》诗:“青山旧路在,白首醉还乡。”
    《四游记玉

  • 言定

    读音:yán dìng

    繁体字:言定

    意思:说定。
    五代·王定保《唐摭言误掇恶名》:“裴筠婚萧楚公女。言定未几,便擢进士。”又如:他们在会上言定过了麦收就进行改选。

    解释:1.说定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