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寄洪正师》 会应谋避地,依约近禅庵。

会应谋避地,依约近禅庵。

意思:大会应考虑避难,按照约近禅庵。

出自作者[唐]罗隐的《寄洪正师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,作者通过寄给蹇浑成的信,表达了自己在滞留杜南期间的经历和感受。 首联“寄蹇浑成迹,经年滞杜南。”诗人表达了自己与蹇浑成之间的深厚友谊,以及自己滞留杜南已有一年之久的经历。这一联通过描述作者与友人的关系和自己的境遇,为整首诗定下了情感基调。 颔联“价轻犹有二,足刖已过三。”这一联通过描述自己的经济状况,表达了生活的艰辛和困苦。作者在困苦中仍然坚持,表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。 颈联“鸡肋曹公忿,猪肝仲叔惭。”这里作者用典,曹公指的是曹操,仲叔指的是荀悦。曹公的鸡肋和仲叔的猪肝都是典故中的比喻,表达了作者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茫。 尾联“会应谋避地,依约近禅庵。”作者表达了自己将会寻找机会离开这里,前往一个相对平静的地方。最后一句“近禅庵”暗示了作者对佛教的信仰,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希望和追求。 整首诗情感真挚,表达了作者在困境中的坚韧和追求。通过寄给友人的信,作者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关心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情感真挚,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篇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寄蹇浑成迹,经年滞杜南。
价轻犹有二,足刖已过三。
鸡肋曹公忿,猪肝仲叔惭。
会应谋避地,依约近禅庵。
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
罗隐(833年-909年),字昭谏,新城(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)人,唐末五代时期诗人、文学家、思想家。

大中十三年(公元859年)底至京师,应进士试,历七年不第。咸通八年(公元867年)乃自编其文为《谗书》,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,所以罗衮赠诗说:“谗书虽胜一名休”。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,总共考了十多次,自称“十二三年就试期”,最终还是铩羽而归,史称“十上不第”。黄巢起义后,避乱隐居九华山,光启三年(公元887年),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,历任钱塘令、司勋郎中、给事中等职。公元909年(五代后梁开平三年)去世,享年77岁。

著有《谗书》及《太平两同书》等,思想属于道家,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“太平匡济术”,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会应

    读音:huì yīng

    繁体字:會應

    意思:(会应,会应)
    犹会当。
    宋·王安石《次韵徐仲元咏梅》之二:“摇落会应伤岁晚,攀翻剩欲寄情亲。”
    明·叶宪祖《易水寒》第一摺:“丈夫会应有知己,世上悠悠安

  • 禅庵

    读音:chán ān

    繁体字:禪庵

    意思:(禅庵,禅庵)
    禅房;佛寺。
    唐·温庭筠《赠越僧岳云》诗:“禅庵过微雪,乡寺隔寒烟。”
    宋·王禹偁《牡丹》诗:“仙娥喧道院,魔女逼禅庵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