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读黄鲁直诗》 一尊华发江边客,万里黄茅岭外州。

一尊华发江边客,万里黄茅岭外州。

意思:一尊华发动江边客,万里黄茅去岭外州。

出自作者[宋]张耒的《读黄鲁直诗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作者对江南的怀古之作,通过对江南昔盛今衰的描写,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世事沧桑的感慨。 首联“江南宿草一荒丘,试读遗编涕不收”,描绘了一个荒凉凄清的场景,一片荒草覆盖着曾经繁荣的土地,让人不禁掩卷而泣。这一联奠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,通过描绘凄凉的景象,引出了对历史的思考和感慨。 颔联“不践前人旧行迹,独惊斯世擅风流”,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反思,不重复前人的路,而是寻求自己的道路,这种独立思考的精神也是这首诗所要表达的重要主题之一。 颈联“一尊华发江边客,万里黄茅岭外州”,通过对自己的描写,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无奈和感慨。作者已经白发苍苍,却仍然在江边为世事忧虑,而他所关注的黄茅岭外州,也是一片荒凉景象,进一步强化了整首诗的悲凉氛围。 尾联“虎豹磨牙九关邃,重华可诉且南游”,虎豹在九关深处磨牙,暗示了世道的险恶,而重华时代已经远去,只能向南游的人倾诉自己的感慨。这一联既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,也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江南的怀古,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世事沧桑的感慨,语言简练、情感深沉,是一首优秀的怀古诗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江南宿草一荒丘,试读遗编涕不收。
不践前人旧行迹,独惊斯世擅风流。
一尊华发江边客,万里黄茅岭外州。
虎豹磨牙九关邃,重华可诉且南游。
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
张耒(1054~1114年),字文潜,号柯山,人称宛丘先生、张右史。生于北宋至和元年(1054年),殁于政和四年(1114年),享年六十一岁。

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,历任临淮主簿、著作郎、史馆检讨。哲宗绍圣初,以直龙阁知润州。宋徽宗初,召为太常少卿。苏门四学士之一。“苏门四学士”(秦观、黄庭坚、张耒、晁补之)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。诗学白居易、张籍,平易舒坦,不尚雕琢,但常失之粗疏草率;其词流传很少,语言香浓婉约,风格与柳永、秦观相近。代表作有《少年游》、《风流子》等。《少年游》写闺情离思,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,让人羡煞爱煞,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“浓得化不开”。著有《柯山集》、《宛邱集》。词有《柯山诗余》,赵万里辑本。后被指为元佑党人,数遭贬谪,晚居陈州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华发

    读音:huá fà

    繁体字:華發

    英语:grey hair

    解释:〈书〉花白的头发。

    详细释义:1.花白的头发。唐?元稹?遣病诗十首之五:『华发不再青,劳生竟何

  • 一尊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.犹独尊。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:“今陛下并有天下,别白黑而定一尊。” 司马贞 索隐:“谓 始皇 并六国,定天下,海内共尊立一帝,故云。”《新唐书·后妃传上·则天武皇后》:“天子不自安,亦请氏 武 ,示一尊。” 李详 《论桐城派》:“若举天下统定一尊,犹之四瀆并而为一,云此为正派,餘则非是,固无此理。” 郭沫若 《中国古代社会研究》第二

  • 黄茅

    读音:huáng máo

    繁体字:黃茅

    意思:(黄茅,黄茅)

    1.茅草名。
    唐·白居易《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》:“官舍黄茅屋,人家苦竹篱。”
    明·李时珍《本草纲目草二白茅》:“茅有白茅

  • 茅岭

    读音:máo lǐng

    繁体字:茅嶺

    意思:(茅岭,茅岭)
    即茅山。山在今江苏省·句容县境内。
    《晋书许迈传》:“立精舍于悬霤,而往来茅岭之洞室,放绝世务,以寻仙馆。”
    南朝·梁·萧纶《隐居贞白先

  • 外州

    读音:wài zhōu

    繁体字:外州

    意思:京都以外各州的统称。
    《魏书出帝纪》:“诏诸参佐自三府以下爰及外州,皆不得复加常侍及兼两员,虽已授者亦悉追之。”
    唐·章孝标《钱塘赠武翊黄》诗:“鸳鸿待侣飞清禁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