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酬王相公见赠》 一从麟笔题墙后,常只冥心古像前。

一从麟笔题墙后,常只冥心古像前。

意思:一个从麟笔题墙后,常常只是冥心古像前。

出自作者[唐]贯休的《酬王相公见赠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,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。 首句“孤拙将来岂偶然,不能为漏滴青莲”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孤僻、不随波逐流的性格的自我认知,同时也表达了对李白等伟大诗人的敬仰。诗人认为自己的“孤拙”性格并非偶然形成,而是如同青莲上的露珠,自然而然地形成,无需刻意追求。 “一从麟笔题墙后,常只冥心古像前。”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对古代伟大诗人的追思和对他们的敬仰之情。诗人通过“麟笔题墙”这一典故,表达了对古代诗人的敬仰之情,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。 “九德陶熔空有迹,六窗清净始通禅。”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。他认为诗歌应该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内涵,如同“九德陶熔”,但这种深厚并非刻意追求,而是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。同时,他也强调了内心清净、通达禅意的重要性,认为只有内心清净,才能真正领悟诗歌的内涵。 最后,“今朝幸捧琼瑶赠,始见玄中更有玄。”诗人通过接受赠送的琼瑶(琼瑶象征着珍贵、美好的礼物),表达了自己对诗歌艺术的珍视和感激之情。同时,他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诗歌艺术更深层次的领悟和理解,即诗歌中蕴含着更深层次的哲理和智慧,需要读者用心去领悟和体验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,以及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。诗人通过自我认知和对古代伟大诗人的敬仰之情,表达了自己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领悟。同时,他也强调了内心清净、通达禅意的重要性,认为只有内心清净才能真正领悟诗歌的内涵。最后,诗人通过接受赠送的珍贵礼物,表达了自己对诗歌艺术的珍视和感激之情。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智慧,值得读者细细品味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孤拙将来岂偶然,不能为漏滴青莲。
一从麟笔题墙后,常只冥心古像前。
九德陶熔空有迹,六窗清净始通禅。
今朝幸捧琼瑶赠,始见玄中更有玄。
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
贯休(832~912),唐末五代前蜀画僧、诗僧。俗姓姜,字德隐,婺州兰溪(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)人。七岁出家和安寺,日读经书千字,过目不忘。唐天复间入蜀,被前蜀主王建封为“禅月大师”,赐以紫衣。

贯休能诗,诗名高节,宇内咸知。尝有句云:“一瓶一钵垂垂老,万水千山得得来,”时称“得得和尚”。有《禅月集》存世。亦擅绘画,尤其所画罗汉,更是状貌古野,绝俗超群,笔法坚劲,人物粗眉大眼,丰颊高鼻,形象夸张,所谓“梵相”。在中国绘画史上,有着很高的声誉。存世《十六罗汉图》,为其代表作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一从

    读音:yī cóng

    繁体字:一從

    意思:(一从,一从)

    1.全都服从。
    《韩非子扬权》:“凡上之患,必同其端,信而勿同,万民一从。”
    陈奇猷集释:“一从犹言皆从也。”

  • 麟笔

    读音:lín bǐ

    繁体字:麟筆

    意思:(麟笔,麟笔)
    孔子作《春秋》,绝笔于获麟,故称史官之笔为“麟笔”。
    唐·王勃《梓州元武县福会寺碑》:“考龙图而括运,抚麟笔以伤时。”
    宋·陆游《小轩》诗:“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